正文

顶着道德光环的摩根(1)

大抄底 作者:吴比


摩根的天才是那种循规蹈矩型的,而不是创造型的。他属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伟大商业银行家中的遗老,而不是新型银行家的先锋。他所做的都是他父亲以及其他银行家们已经做过的事,只是业务范围更广,而使其发挥卓越聪明才智的银行机构也更为复杂。

――查尔斯R.莫里斯 《实业大亨与美国经济:四国演义》

1864年,因抄底1857年经济危机而满载而归的皮博迪,把他的公司交给摩根的父亲――朱尼厄斯 ?斯宾塞?摩根,摩根也加入其中。从此,摩根家族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成为世界经济史上最壮丽诗篇中的一抹亮色。

与其他被戴上“资本强盗”的企业巨头如卡内基、洛克菲勒不同,对商业有着近乎执著的热爱,认为“商业信贷的决定因素是品德”,其口碑也要好得多。他淡褐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连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都这样认为,“与摩根的目光对视就像正视一列向你行驶来的高速列车闪亮的前灯。如果你能有幸脱离‘铁轨’,那双眼还只是令人敬畏的;但如果不能,那就太恐怖了。”

早在1861年,摩根就在曼哈顿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一幢旧式建筑中成立了摩根商行,从事黄金投机生意。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在曼哈顿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中潜伏着影响美国经济长达50年之久的金融巨头。

摩根掘得的第一桶金,是他抄底美国内战的丰厚回报,他就是“黄金抢购风潮”的幕后推手。美国内战爆发后,战局成为黄金价格的晴雨表:北方奏凯歌,金价下跌;北方吃败仗,黄金上升。被战局的鼻子牵动着,金价时高时低,变化的幅度及频率都大。

摩根看出了战局与金价的连带效应,准备策划一场金融风暴。1863年,摩根得到消息――北方士兵损失惨重。北方逐渐走下坡路,金价有上涨的趋势。如果此时囤积黄金,等到金价上扬后再将黄金抛出,定能大赚一笔。

于是,摩根与伦敦金融巨头皮鲍狄,以双方共同付款的方式,在华尔街的黑市交易所悄悄买进高达500万美元的黄金。事实上,他们只支出了10%的保证金。黄金一半运送到皮鲍狄在伦敦的公司,另一半则留在摩根公司。随后,他们便放出皮鲍狄购买黄金的消息。同时,北方军队在查尔斯敦港战败的消息已经人人皆知,人们开始疯狂地抢购黄金,黄金价格一路飙升。此时,黄金的价格已经“高处不胜寒”了,但摩根看来,“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赚得了大钱!你以为大捆大捆的钞票会自动进入你的腰包吗?要想赚大钱,那可是要冒大风险才能获得的!”摩根还需要借助战局的力量将黄金价格再次抬高。

摩根的眼线与北方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的电报秘书关系非常,所以他能在几分钟之后获知最新军事情报,他再根据军事情报快速布局,抢在其他投资者之前下手。不久,摩根收到了父亲从伦敦发来的电报:南方军队用来突破北方军队海上封锁线的炮舰,都是由英国的造船厂承造的。美国政府为此再三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然而英国方面毫不理会,充耳不闻。为此,林肯总统和国务卿斯瓦特已通过美国驻英国大使亚当斯向英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方军队提供炮舰。你要特别注意一下华尔街的动向!不久,摩根又先后收到两封电报:英国政府已答应了美国政府的要求,停止为南方军队制造炮舰。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即在五天之内,美国政府必须准备价值达100万英镑的黄金,作为对各造船厂停工的补偿。此事由美国驻英国大使亚当斯负责联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