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开启经济学之旅

漫画经济学 作者:武敬敏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啊哈,全民学经济,快乐风潮正式

袭来。猫老师揭开了经济学神秘的面纱,也把正襟危坐的经济学家从神坛上请了下来,带着他们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经济学是什么

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学思想

经济人假设,带你进入经济之门

所有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有自己

的假设,不同的假设才有了不同的学科。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它也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所以经济人假设也称为理性经济人。如果你不怀疑这个假设,哪怕是看起来很荒唐的假设,那么恭喜你,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的魔法殿堂。

亚当?斯密眼中的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的目标都是理性,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随后的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程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人帮助了另一个处在危难之中的人,当被救者心存感激的时候,施救者也会庆幸自己没有袖手旁观而遭到良心的谴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行善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的为自己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了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时,都希望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他会保持最大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他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绝不改变他是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

边际:打开经济王国的钥匙

“边际”是经济学家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常常是指新增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消费者多消费一单位商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任何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之为“边际革命”。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需进行边际分析的问题。譬如,你是火车站附近一家小百货店的经理,是什么使你决定要营业24小时,而不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营业呢?你可能会这样考虑:24小时营业当然要额外(边际)花费一些成本(如水电费、营业员的工资等),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额外收益(就是多开11小时门的营业收入),只要额外收的钱比额外成本要高便可以干。其实你是在拿额外增加的成本与额外增加的利润做比较,而不是从建百货店的费用,购柜台、售货架等的成本来作为决策的依据。

在经济学上,这“额外”的部分便称之为“边际”,而把由某项业务活动引起的边际收入去和它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相比较的方法,就叫边际分析法。

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 260 元,那么,当每次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 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会给航空公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行“。因为民航公司此时做决策不能依据全部成本(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机上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