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欧债危机是美国发动的吗(2)

资本奴役全人类 作者:朱雪尘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基本的观点,人口数量很重要,市场规模也很重要,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理论上的极限。人口越多,这个理论上的极限就越大。同时,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越多,市场也越大,消费总量就越大,市场也越有吸引力。

二战之后,欧洲快速复兴,但是欧洲每一个国家人口都不多,很容易就能达到上面所说的极限。同时,分裂的欧洲国家独立发展经济也是对劳动力的一种浪费,因为那时候已经进入了大工业化时代,分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也是大资本家们无法容忍的。

于是二战后,欧洲统一思想逐渐高涨。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就是为了提高劳动力所释放的能量。此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立了多个经济、科技共同体,而这也就是后来说的欧共体。

二战后的欧洲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了很长时间,苏联解体之后,欧洲结束了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分裂。同时,苏联的解体让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很多原来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期望加入欧盟。这又让欧洲的资本看到了扩大劳动力数量、寻找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大好机会。为了稳固、扩大联盟,在1992年,欧共体开始向欧盟过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开始讨论欧元的问题。

为什么欧盟要印欧元呢?这对统一的大欧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多年来一直从世界各国抽血,欧洲各国也不例外,也被美国抽血。如果组成欧洲的货币联盟,使用同一种货币,不仅能够在欧洲各国经济交往中省去很多中间环节的麻烦,提高效率,同时欧元也可以用欧盟这个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为依托,向世界发出声音,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可以逐步摆脱美元的控制,同时有朝一日,欧元代替美元,那么欧元将会给欧盟带来如美元一样的好处。

对于欧元的好处,法德是心知肚明的。因为单一的欧洲国家,都不具备成为世界级经济巨头的能力,比如德国、法国虽在各自的经济领域都各有优势,但都无法独领风骚,法、德尚且如此,单一的小国又怎么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同美国竞争呢?所以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力推欧元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冷战时期有苏联的军事威胁,法、德还要靠老美罩着,苏联解体,没有了苏联的军事威胁,欧盟也就不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了。这样美、欧之间原来隐藏很深的宿怨就暴露出来,早就不是铁板一块的美、欧,这时候就开始从经济领域分道扬镳了。这里再插一句,由于英国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是英国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根深蒂固,所以英国没有参与欧元。

于是,从1992年开始,欧元就开始一步步从计划走向现实。

对于欧元的小伎俩,美国也看得一清二楚。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国际货币专家Barry Eichengreen就在《外交》杂志之文章“美元悖论”中说得特别明确:“欧元创生的第一动机,就是以欧洲货币取代美元。”

由此,欧元的抢班夺权就拉开了序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