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联储而生的斯特朗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美联储体系框架初定后,杰克和戴维森都意识到,未来将是得纽约联储者得天下,于是摩根财团开始在纽联储的关键岗位着力安插心腹,在与其他合伙人商议行长一职的人选时,本杰明 斯特朗逐渐成为“共识”。

起初,由于美联储的构架与斯特朗心目中“真正的中央银行”相聚甚远,他对担任纽联储行长一事犹豫不决。一直以来,斯特朗推崇英格兰银行模式,希望纽约委员会来执掌美联储大权。

直到斯特朗和戴维森、沃伯格在乡下度过一个长周末之后,事情有了转机。

没人知晓他们究竟谈了什么,戴维森是如何说服斯特朗的。但按照之后的形势发展,想必他们经过深入分析,一定得出了令斯特朗满意的结论: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及其他资产)。而美国债市就位于纽约的华尔街。同时,美国主要的银行、财团都集中在纽约,因此,只要手法得当,名义上分权的美联储实际控制权一定会留在纽约。

事实也的确如此。自美联储成立后,控制权便被“铁腕行长”斯特朗牢牢掌控在手中,直到他去世(1930年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才重新掌握了美联储的控制权)。

我们再来看一看斯特朗的社会阅历吧,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与摩根财团有瓜葛。

斯特朗是摩根合伙人哈里 戴维森一手培养起来的,也是他的忠实信徒,摩根的代理人。

“伯乐”戴维森慧眼识珠,发掘了斯特朗的金融家潜质,提拔他为银行家信托公司的干事。1907年大恐慌时期,在戴维森的大力推荐下,斯特朗最终担任了皮尔庞特的私人审计师,成为皮尔庞特的心腹。

除了知遇之恩,在斯特朗人生最低落时,戴维森还伸出援手,令他感恩一生,二人也成为莫逆之交。斯特朗的妻子在生下第四个孩子后选择了自杀,没人知道原因。没过多久,他的一个女儿也不幸去世了。

接连丧妻丧女,这种巨大的打击和心理的压抑,常人是难以承受的。此时,戴维森仗义了一把,把斯特朗的三个孩子接到家中抚养,分担他的压力,帮助他打开心结,从抑郁中走了出来。

斯特朗选择了重新振作,之后,他娶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银行家信托公司总裁的女儿——康福斯,1914年取代了老丈人,自己当上了公司总裁。

也许是命犯“天煞孤星”,也许是斯特朗过于情绪化的个性,他和康福斯的婚姻也没有走到终点。

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联储的运作之中,寄情于工作。

他维护了主子——摩根财团的利益,同时他的专业水平、强硬风格、管理才能,以及力求赋予美联储尊贵和声望的绅士银行家精神,使得他成为美国最成功的中央银行家之一。

斯特朗有着强悍、偏执的个性,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纽约联储逐渐成为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核心。后人对他的个性、专业技能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直言:斯特朗去世后美联储群龙无首,权力分割,继任者专业水平和斯特朗差着好几个数量级,结果美联储此后决策失误频频,最终导致了“大萧条”。

“如果斯特朗在世,那么大衰退中的许多失误就可以规避,甚至大萧条都不会出现。”一个足以改变美国经济走向的金融天才,多高的评价啊!

斯特朗执掌下的美联储,也逐渐成为美国与欧洲各中央银行业务往来的一座桥梁,为摩根财团在欧洲开展业务立下赫赫战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