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改革者的讽刺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联邦储备法案》签署后,威尔逊令旗一挥,将12家私营的区域性储备银行组成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由中央政府机构——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来直接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财政部长和总统任命的成员。

可是在实际运作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脱颖而出,成为与欧洲各中央银行和外汇市场业务往来的中心,拥有对美联储体系绝对的话语权。

而设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尽管设计之初的定位是12家地方联储银行的监督者,但官员居多的委员会大人们,对金融实务大多一窍不通,加之美国债市和大型银行集中于或二姐,结果华盛顿的权力一点点被纽约联储架空,大权旁落。

“联储体系的控制权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成为了一句空话、一句笑谈,这成为对改革者极大的讽刺。他们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看着摩根财团的权力不断的扩张。

此后,摩根财团在美联储的庇护下,成为了全世界中央银行最喜欢交往的私人银行,美国金融权力的中心也仍然被保留在了他的出生地——华尔街。

就这样,美国民众被愚弄了,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威尔逊也被愚弄了。这位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总统,在“一战”中出尽风头,他理想主义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他的主张也左右了战局的走向。只可惜他是法律专业出身,对金融圈里面的猫腻只了解些皮毛。结果,这位口碑堪与林肯媲美的总统,从经济史角度品评则存在较大争议,美联储法案的出台便是例证之一。

美联储撇开政府,却以国家信用为后盾,操控着整个美国的货币体系。他们随时收放信贷阀门,目的当然只有一个:服务于私人银行集团的利益,这一点在一战中已有体现:斯特朗利用储备金等多种方式扩张信贷,战争期间美国货币供应量翻了一番,有力地支撑了英国等盟友的战争开销。美国卷入战事并倒向协约国,很大程度上是被战争贷款和债券胁迫的结果。

此外,美联储建立的初衷,是改善银行业恐慌管理的方式,通过“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树立市场信心,避免“多米诺骨牌”式的银行倒闭潮。然而,美联储成员行人为设定了门槛,导致大批实力较弱的小银行被排除在外。加之30年代初“清算主义”理论(美财政部长安德鲁 梅隆首创,大意是淘汰弱小银行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方法,和摩根等大银行的想法暗合)大行其道,结果大萧条时期出现了恐怖的银行业“大清洗”。

这些弊端,晚年的威尔逊已有反省,“我不知不觉中毁了我的国家……我们成为文明世界统治最差的政府之一,完全被掌控和主宰的政府之一,它不再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政府,不再是一个有信仰和多数人投票的政府,而是一小撮居于支配地位的人的想法和威胁下的政府”。

1919年底,拉蒙特来白宫拜会总统,此时的威尔逊已经行动不便。和拉蒙特寒暄了几句后,总统坐在轮椅里被推到宽敞的大落地窗旁,闭上眼睛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这情景与一战期间挥斥方遒的威尔逊判若两人,此刻的他是那么平静、淡定,但令人酸楚、唏嘘。

即使威尔逊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政绩存有争议,但在美国人心中,他仍是一位完美的总统人选。美联储成立后不久一战爆发,处于历史“岔道口”上的威尔逊表现出了一位政治巨人的气度和风范,为“美国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