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国丘八(1)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1921年下半年,英国试探着向摩根了解其对奥地利进行贷款的态度。

1922年,奥地利财政部长金博克博士请求巴黎摩根-哈耶斯公司(摩根财团在法国的分号)提供贷款。

这下拉蒙特可犯了难,摩根毕竟是协约国的融资银行,是英法等国家的财务代理人,在奥地利民众中口碑极差。杰克遇刺受伤后,奥地利国内还曾经燃放烟花爆竹,举行盛大的仪式进行庆祝。如果摩根现在为奥地利融资,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尽管英国、奥地利等国家态度积极,尽管拉蒙特意识到中欧的重建是欧洲战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证,但太多的不确定性使得摩根迟迟没敢付诸行动。

这时候,国际联盟出马了(虽然国联影响力有限,可还是干了几件正事)。

国联牵头组织了一大笔奥地利贷款,以金币支付,在多国发行,由奥地利关税和烟草专卖为担保。国联的参与和认可,无形中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时机成熟了,拉蒙特不再犹豫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摩根公司和库恩-洛布公司联合发行了2500万美元的债券。

有了奥地利的先例,德国也开始蠢蠢欲动。1922年初,德国请求减少赔款金额,理由是负担太重。

英国不置可否,但同情多于反对。可法国态度坚决:打死也不成,看看我们满是弹坑的土地,被德国鬼子打得像月球表面似的(一战主战场主要是集中在法国境内),砸碎骨头也得赔给我。

德国一见此路不通,就转头琢磨其他赖账的道道——通货膨胀。

日耳曼民族的智商,高,实在是高啊。

政府开始加班加点的印钞票,印报纸的机器都用上了,30多家造纸厂日夜开工,货币供应量猛增,物价飞涨。1922年1月时,200马克还能换回1美元,可到了1923年底,背上一麻袋40亿马克的钱才能换回1美元。

每天,德国街头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百米接力赛:妻子站在工厂大门口,等丈夫冲出来把工资一交到手里就像听到发令枪响一样,健步如飞,冲向商店。因为迟到一分钟,商品的价格就可能就有天渊之别(最疯狂时,德国商品价格每小时就能翻上一番)。

恶性通胀,有效降低了德国战争赔款的价值。协约国就这样被玩弄于股掌之上。

气急败坏的法国占领了鲁尔区,士兵将一文不值的德国纸币撕得粉碎,四处抛洒,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可愤怒归愤怒,通胀还在继续,德法关系还在恶化,协约国还是没有拿到真金白银,对抗和暴力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在暴力和利益之间,摩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即使这样会令杰克的人格又分裂了一次。

这是银行家的本能。他们知道,稳定是真正的“硬道理”。没有稳定的政局,所有的贷款、发行的债券,不过是打狗的肉包子——有去无回。

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 诺曼警告本 斯特朗,鲁尔区的沦陷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世界大战,这也是摩根所担心的。

拉蒙特对杰克说:“德国是欧洲经济的核心。德国的复兴,是欧洲再现繁荣局面的关键,这是华盛顿那些当官的所达成的共识。美国不能抛弃德国,我们的过剩产能需要德国来吸收,我们需要与德国进行贸易,我们的企业也需要德国的先进技术。”

“看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杰克说道,眼神中掠过一丝的无奈。

随后,杰克接受了国务卿兼商务部部长赫伯特 胡佛的邀请,以私人身份加入在巴黎召开的全球银行家委员会会议,该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为德国提供国际贷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