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墨西哥大使

摩根财团之华尔街再无王者 作者:柏阳


进入20世纪后,美国的近邻墨西哥便战乱不断,政府更迭频繁。把这样一个“烂摊子”交给莫罗,绝对是柯立芝的神来之笔:因为烂,所以没人愿意搅和进去,玩政治的都贼着呢;可是烂不代表就不重要,地缘政治、矿产资源、原料产地(19世纪末期时美国在墨拥有大量种植园、3/4的矿山、一多半的油田)、贸易伙伴……这些都是美国极其看重的。

没人争,岗位又重要,柯总统灵感一闪,想到了同窗莫罗。

莫罗时常会找老友倾诉,抱怨自己在摩根的不如意,去意早已流露出来。趁着一次莫罗夫妇来白宫做客的机会,柯立芝试探性地向他征求了意见,老莫欣然接受。

尽管妻子抱怨,“墨西哥大使?苦差事!没有荣誉,没有回报。……柯立芝不再竞选总统了,可我们家老莫却要为他干这份苦差事”,可是柯立芝了解莫罗, “除非是真刀真枪的实干,否则莫罗先生就会感到生活淡如白水”,他将任命视为对莫罗的一份迟到的“礼物”。

一个月后,消息正式公布,莫罗走马上任。

介绍莫罗在大使任上的工作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墨西哥政权频繁更迭的动荡背景,这将有助于后面理解美国、摩根,还有莫罗对墨的种种做法和政策。

我们就以走马灯一样更换的领导人为时代细分的线索吧。

迪亚斯时代:

20世纪初的墨西哥,笼罩在迪亚斯的独裁阴影之下。出道之初迪亚斯落草为寇,后来跟对了大哥——墨西哥改革家胡亚雷斯,从此由“绿林”成功转型为“行伍”,最终拿下墨西哥的统治权。

迪亚斯留下来一句传世名言,“嘴里叼着骨头的狗,是不会伤人的”,有见地、够无耻。他笼络了大批不愁骨头的“狗”——地主、匪首、教士、资本家、将军,联合起来对付劳苦大众,地位得以稳固。

马德罗时代:

迪亚斯政权稳稳地把持了30多年,付出的代价却是民生凋敝、生灵涂炭: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农业连年歉收,外国资本大举占领土地、石油和矿产资源。1910年的选举,终于冒出了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小人物”——马德罗。

迪亚斯把选举视为走“过场”,不过当他发现马德罗的演讲可以吸引三万群众山呼海啸时,老迈的迪亚斯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

这个人不适合在大选期间出现了,监狱是个不错的去处。

竞选过后,马德罗获释,从此踏上和迪亚斯“死磕”的道路。

很快,马德罗主笔、以重新分配土地为主要纲领的“波托西计划”出笼了。在他的感召下,萨帕塔和比利亚领导的南北两支农民军围攻墨西哥城,迪亚斯窜逃欧洲,马德罗被扶上“帝位”。

卡兰萨和奥夫雷贡时代:

马德罗上台后并没有兑现将土地分给农民的承诺,反倒是强迫农民游击队解散。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两年后,出尔反尔的马德罗被暗杀,发动政变的韦尔塔在美国的支持下上台。

不过发誓效忠美国的韦尔塔,扭脸就不认账,开始亲英,不久便被美国威尔逊政府抛弃,被迫辞职。墨西哥城成为权力真空,护宪军、农民军、工人红色大队的权力之争演变为脚力大赛,且奖品丰厚——先到者可得天下。

最后,卡兰萨部将奥夫雷贡年纪轻、体力好,率领护宪军最先“走”进墨西哥城。

农民军、工人军因为迟到一步没抢到政权,心有不甘,于是内战爆发。短短几年间,墨西哥全国1500万的人口中,就有100多万人死于战火。战事最终以卡兰萨的胜利而告终。

1920年,卡兰萨任期届满后仍留恋权力,他提拔傀儡总统,企图垂帘听政。为他出生入死的奥夫雷贡这下不干了,风水要轮流转,皇帝也要轮流当。4月他发表“阿瓜普列塔计划”,5月初将卡赶下台,月底将其暗杀——行动干净利索。

卡列斯时代:

命运又轮回到了奥夫雷贡自己的身上。

1928年,奥夫雷贡第二次竞选连任成功后不久,即被一狂热分子刺杀。这样,墨西哥的江湖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位大佬——卡列斯。

1924年卡列斯第一次当选总统,之后基尔、卢比奥、罗德里格斯等人先后任总统,但实权还是牢牢控制在卡列斯的手上。

莫罗担任美国驻墨大使时,正是卡列斯掌权之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