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厉以宁:就业问题制约中国经济发展(4)

中国经济大预测 作者:网易财经中心


率到1%甚至0%,这种情况下,滞胀的“滞”才会出现;中国不是,中国只要降到6%以下就滞胀了,因为降到6%,失业就大量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的滞胀并不是增长率下降到零,增长率到6%,其实一样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说,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地观察形势,通货膨胀还没有来到,我们要防止它来到;但我们更应该防止的是失业问题,解决不好,滞胀就容易发生。

中国经济好比一辆汽车,这辆汽车的特点是刹车容易启动难,刹车是很灵的,一踩刹车一下就停了;可是你要启动它,油门踩半天它也不一定能启动,为什么?因为刹车的主动权在政府,政府把财政闸门一关、后备闸门一关,两个闸门一关,“咔”一下,经济就刹住了。

但启动的主导权不在政府,而是在老百姓,老百姓怕下岗,有后顾之忧,他不买东西,你怎么办?他不投资,你怎么办?所以中国的问题要注意。

中国整个问题的解决是靠就业扩大的,一批人就业了有了收入他花掉,别人就就业了;别人有收入,他花掉,别人的就业又扩大了。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失业是靠失业扩大的,一个人失业了,左右邻居就说,他们家有人失业了,回来跟老婆商量,咱们怎么办?他们的厂关门了。老婆说,行,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了,城里人五年不买衣服都有衣服穿,五年不换家用电器都有家用电器用,可买可不买,那么更多工厂(的产品)销不掉,失业不就增加了吗?

所以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刚才我进场时被一个新闻记者拦住,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0 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我说看不出来。调0 5%,仍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范围之内。

好,谢谢大家。

丹尼尔·麦克法登:中国:寻求经济新引擎

(本演讲原题为:在经济转型中解决就业问题)中国:寻求经济新引擎

丹尼尔·麦克法登先生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和计量经济学实验室主任,以对离散学和原理学所做出的贡献和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自由化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这场全球经济衰退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双双停滞,中国当然也难以幸免,但是中国的增速甚至远高于发达国家正常时期的增速。之所以在一片萧条中,中国能够一枝独秀,首先应当归功于国内的刺激计划,主要采用债务融资形式的政府支出防止了衰退引起的出口增长减缓蔓延至整体经济。第二个因素,就是汇率政策有效地使人民币在这两年中贬值,支持了出口但却使其贸易伙伴的复苏更为艰难。

曾经有人问我,可以开发出什么样的经济引擎来维持中国的经济表现?我将以一个长远的结构性视角,首先考量什么样的增长率是可持续的,以及实现最大可持续增长率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图1是1985~2045年中国的人均GDP的数据。到2008年之前的都是真实数据,2008~2014年间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值,再之后则是根据1992~2005年间的年增速所做的简单推算。我同时注意到,中国自己公布的国家统计数据和国际组织报告的统计数据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做过修正,早些年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定性的趋势是很明朗的。在同一幅图上,我还绘出了法国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以及另外三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人均GDP。如果中国能维持其相对于其他几国的增速差值,其人均收入将在2016年超过巴西,2024年超过俄罗斯,2033年超过法国,并在2041年超过美国。这将是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不认为靠中国目前的出口拉动增长的政策能实现这一成就。

图1

图2显示的是上述六国的开放程度,衡量指标是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