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寻汇丰百年足迹

汇丰帝国 作者:刘诗平


在所有外资银行中,排名榜首的汇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国际金融界,汇丰的故事其实也是最引人入胜的。这家起源于香港、发展壮大于中国、继而扩张至全球的英资金融机构,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在权力与金钱的疆域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不平凡故事。

从1865年汇丰银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营业,到2009年汇丰集团业绩发布,汇丰书写了金融行业的传奇历史:由当初500万港元起家,到2009年底拥有超过万亿美元巨额资产;从成立10年后一年纯利不到50万港元,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纯利超过58亿美元;从一开始租借他人的楼宇经营,到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庞大的金融帝国……

汇丰曾经长期以香港为总部所在地。这家土生土长于香港的英资银行,虽然刚刚诞生便迎来了1866年的环球金融危机,但它依然像狮子一般,在金融风暴扫荡后的废墟中挺立。在此后的岁月里,汇丰逐渐扮演起香港“准中央银行”的特殊角色,与香港政府形成行政、金融紧密结合的统治力量,把握着香港金融业的命脉。

汇丰也曾经长期雄踞于中国内地。它既是第一家大规模贷款给晚清政府的外资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成立时的模仿对象;它既长期保管着清朝和北洋军阀时期的关税款项,也一度左右着袁世凯政府的财政大权。即使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代,其大班也依然曾经是蒋介石的座上宾。

然而,命运并非总是垂青于它。“二战”期间,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使汇丰在东方建立起的基业毁于一旦。香港沦陷,汇丰总部被迫迁往伦敦,其主要领导人身陷囹圄,并死于狱中;后来日本战败,当汇丰试图重建它在中国的辉煌时,历史的风云再次变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汇丰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不仅此前享有的种种特权不复存在,连自身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也成了问题。1955年,汇丰仅在上海的角落里象征性地保留了一个营业机构,其他在大陆的分行全部关闭。

就在汇丰陆续关闭中国分行的大门之时,香港已开始由转口贸易港转型为制造业勃兴之地。在香港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汇丰积极参与其中并大获其利。在香港打下深厚基础的汇丰,于是积极将目光转向海外,重新建立起庞大的金融网络,并在1959年一口气收购了两家历史悠久的跨国银行―有利银行和中东英格兰银行,从而不仅让汇丰实力大增,也迈出了集团化道路的第一步。在香港本土,它则因1965年收购当地最大的华资银行恒生银行半数以上股权,成为在香港占有绝对优势的金融霸主。

汇丰作为港府的首席金融顾问、香港“准中央银行”,其在香港的地位稳固之极。而在香港即将进入历史的转折期时,汇丰敏锐地看清并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在香港及亚洲站稳脚跟的同时,进军欧美,由一家地区性银行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巨人。继而,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全球并购,完成了向全球数一数二金融帝国的转变。

在中国,汇丰主力撤离约半个世纪后,汇丰又一次以最大的外资银行面貌出现在中国内地。在银行、保险等逐步开放的金融领域内,汇丰均走在了其他外资银行的前面。面对中国不断推进的金融改革浪潮,汇丰再一次雄心勃勃,满怀期待。

然而,就在2007年3月汇丰创纪录的年度业绩亮相时,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随后全面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美、欧多个显赫荣耀的金融王朝,在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崩塌瓦解,呈现出或破产、或被收购、或国有化的世纪变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汇丰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引人注目;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汇丰依然谋求在中国的更大发展。正如汇丰集团主席葛霖所说:亚洲和中国是全世界的重心,也是汇丰业务的重心。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侵袭下,在汇丰开业145周年之际,总部设在伦敦的汇丰决定,将其集团行政总裁办公室移往香港;汇丰中国总部入驻新落成的上海国金中心汇丰银行大楼,以“狮子银行”著称的汇丰再次将一对新铸铜狮置于新总部大楼门前。

在命运的大海上,汇丰这艘巨轮常常能够破浪前行。无论是国际局势的大变迁,还是中国发生的深刻巨变,汇丰要么总是能作出正确判断抓住机会,迅速将自己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要么因形势无法逆转而遭受重创时,总能在不算长的时间内东山再起、日益壮大。

在145年的历史河流中,汇丰曾经深度参与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人们对其了解并不多。因此,笔者在香港工作期间,着手梳理汇丰故事。在这里,我试着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每每与中国重大事件相连的英资银行的成长故事;同时讲述了一个成功者的故事,一个幸运地在香港土壤里发芽,在“日不落帝国”庇护下成长,在汇丰大班苦心经营下发展壮大的成功者的故事。

历史的光束可以照亮未来的路。也许,汇丰145年的成长故事,会使我们有所思、有所得。

刘诗平

2010年3月修订于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