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腰果、咖啡杯和行为经济学的诞生(3)

直觉:为什么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活 作者:(美)彼得·乌比尔


在另一个实验中,塞勒和他的同事给参与实验的学生每人一个杯子,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用杯子换一大块巧克力。但只有11%的学生愿意交换,这似乎表明了他们对杯子的某种偏爱,而这种结果会让传统的经济学家认定杯子的价值高于巧克力。但是塞勒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家,所以他接着给对照组的学生每人一块巧克力,并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可以用巧克力去换杯子。如果真像实验组的学生那样认为杯子的价值高于巧克力,那此次实验中将会有90%的学生去交换,但结果是只有10%的学生去交换杯子。不管塞勒给学生什么东西,他们都会认为他给的这个东西的价值更高。

塞勒在上研究生的时候第一次认识到了这种捐赠效应,当他看到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文章时,他意识到这种捐赠效应是出于对损失的厌恶。失去一块巧克力的损失远大于得到一个咖啡杯的收益;同理,失去一个咖啡杯的损失也大于得到一块巧克力的收益。因此,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并非只是简单地取决于它的效用,而且还取决于人们是否拥有该商品。在这里,我所说的这种拥有并非那种能增加商品效用的长期拥有关系。因此,我不是在谈论人们对他们喜爱的毛衣或刚刚弄坏了的棒球手套的依恋之情,而是在说在人们手中停留不到10秒钟的咖啡杯。

不久前,《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关于捐赠效应的文章。在文章中,伊丽莎白讲述了她和她丈夫马特到中国领养小孩的故事。他们知道领养的小孩一般不像平常小孩那样健康,因此他们很希望自己要领养的小孩只是营养不良而没有其他的毛病。他们在到达之前就已把表格填好,并说明他们要领养小孩的健康状况以及哪些状况是他们无法应对的。他们不想表现得很无情,但也不想领养一个有严重疾病的小孩,比如心脏病或脊椎断裂。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他们看到被领养小孩的脊椎底部有一个两英寸长的疤痕时那种震惊的表情。然后,他们要求把小孩带到医生那里去检查。医生意识到小女孩的直肠状况欠佳,他怀疑她的脊椎是畸形的,但通过CT扫描后却证实在脊椎那个地方曾长过肿瘤。虽然肿瘤已被切除,但所有为她检查身体的医生都认为她一生将面临多种疾病的威胁。

但是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已经领养了她而且很喜欢她,这时候那张检查单和他们之前所写下的那些不能接受的健康状况就显得不重要了。因此,不管以后会面临怎样的医疗问题,他们都要领养这个小孩。事实上,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把其他的孩子带回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