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渣甸:18岁出门远行(3)

洋行之王 作者:刘诗平


自从1600年以后,英国的对华贸易掌握在拥有政府专利特许状的东印度公司手中。当渣甸受雇于一向被称为“尊贵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时,它仍然独占着英国自好望角以东的所有贸易权,统治着大半个印度,“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马克思语)。它对中国的贸易也已有一定规模,在英国本土的势力同样根深叶茂。其势力之强大,有人甚至指出:“说这个公司陷入危难,就等于说(英国)整个国家陷入危难。”

3月30日,伦敦雾气迷漫,天气乍暖还寒。渣甸所在的东印度公司的大帆船“布鲁斯威克号”正式起航,与东印度公司另外两艘大帆船一道,展开前往中国的漫长旅程。当渣甸起程前往广州的时候,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他和马地臣等人会以经营非法的鸦片贸易为荣,并把广州搅得鸡犬不宁,能让强大的大清帝国现身为一个孱弱的“东亚病夫”。

经过半年单调和冗长的海上颠簸,“布鲁斯威克号”9月4日抵达澳门,一个新奇的东方展现在渣甸眼前。

位于广州湾西边的澳门,距离东边的香港大约65公里。那时香港还没有现在的璀璨和繁华,迷漫着颓废而浪漫气息的澳门是西方人在中国已存在两百多年的一个“传奇”。1557年,当葡萄牙的海权帝国风光无限时,远在南中国海一角的澳门成为葡萄牙人的居留地。

当郑和1405年揭开七下西洋的序幕时,其规模之庞大、技术之精湛,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壮举。然而,耗费当时世界最强盛国家数十年国力积累的此番航海之后,中国再没有出现第二个“郑和”。而1492年哥伦布、1497年达?伽马航海探险的成功,却引发了欧洲人狂热的海外贸易及殖民扩张浪潮,继而在欧洲出现了无数个“哥伦布”和“达?伽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一批批冒险家绕过好望角,叩开了东方的大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