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从车库中起家(1)

被谷歌 作者:(美)肯·奥莱塔


第二部分 谷歌的故事

第二章 从车库中起家

1998年初,比尔·盖茨还无法想象出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时,微软的发展正如日中天,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45亿美元,利润不断增加,股价飙升,员工人数超过27000人,在所有台式机和手提式个人电脑中,电脑操作系统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政府尚未对其提起垄断诉讼,或说服两家联邦法院认定比尔·盖茨的公司有罪。在那个时候,微软头脑发热,轻率地作出投资好莱坞的决定,并已委派其首席技术官(CTO)兼交易商内森·梅尔沃德(NathanP.Myhrvold)与梦工厂的共同创始人杰弗里·卡岑伯格(JeffreyKatzenberg)共度了一周。

正是在1998年盖茨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时候,我来到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的微软园区,在盖茨的办公室里拜见了他。在交谈的过程中,我请他描述一下竞争中的噩梦:“你最害怕哪种挑战?”他坐在靠背椅上轻轻地前后摇晃着,吸着一听健怡可乐,静静地思考着我提出的问题。最后,他既没有列举他那些大名鼎鼎的对手,如网景、太阳微系统公司、甲骨文、苹果等,也没有提及联邦政府,而是说道:“我害怕有人在车库里进行全新的发明。”至于车库会在哪里――或者在哪个国家――他没有丝毫的概念,更不可能猜出新技术的性质。他只是知道,那些创新常常是已经步入正轨的公司的大敌。

1998年,在硅谷的一间车库里,随着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出现,比尔·盖茨的噩梦就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现实!佩奇和布林相识于1995年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迎新情况介绍会,他们发现彼此具有颇多的共同之处:父亲都是大学教授,母亲都从事自然科学工作;两人都出生于1973年而且都在酷爱辩论的家庭中长大;都曾就读于蒙台梭利(Montessori)小学,那所学校赋予他们随心所欲学习的特权,后来同样作为公立中学的学生,他们都曾对电脑痴迷得一塌糊涂;两个人都在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他们都拥有被称为“现状无论是什么总是错误的,必然存在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的“自反性信仰”;两人都有一种开疆拓土的强烈欲望……

谢尔盖·布林的斯坦福之路始于莫斯科。他可谓家学渊源,从小便受到自然科学的耳濡目染。他的祖父是位数学教授,曾祖母早年离开前苏联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微生物学。他的双亲,迈克尔·布林和尤金尼亚·布林,都是数学家。可是在追求自然科学的道路上,谢尔盖·布林的父母还是遇到了麻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