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 为什么写搜索

搜(第2版) 作者:(美)约翰·巴特尔


几乎每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写一本关于搜索的书呢?要是写一本Google的书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千万别问我有多少人觉得我应该在Google公开发售股票的时候写这本书),但是写一本关于……搜索的书?还不如写关于电子邮件或是浏览器的书呢!它们也一样无人不晓,同样乏味。如果你想写出一本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的书,你应该写写你在《连线》或者《产业标准》的经历,或者是让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和你坐到一起来写一本独家授权的商业传记,但是我想象不到更糟糕的题材了。关于我以前待过的那两家公司的书已经有人写过了。事实上,这两本书我都读过,它们使我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一直以来,大家都很难从拉里和谢尔盖口中挖到消息。他们相信他们的公司的发展还在呈上升趋势,而且这样的评价是恰当的。所以,对于一本号称包罗万象的关于这家公司的书,他们是持谨慎怀疑态度的。

那么为什么要写搜索呢?环绕在Google周围的特别的文化光环说明,搜索的四周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又神圣的气息。然而,更特别的是因为透过搜索,我们可以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和商业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从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起步直到它潜力无穷的未来。

通过Achie、Gopher和其他一些应用程序,搜索成为互联网最早提供的有用处的服务之一。话说回来,要是什么都找不到,要网络干什么?后来,搜索又发展成最早采取商业运营模式的网络应用手段,也就是网幅广告的形式。随着网景公司1995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搜索同它的伙伴浏览器一起鸣响了互联网泡沫时代起跑的发令枪。

搜索,更恰当的说法是网络跟踪,也就是搜索的近亲,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东西的狂热。尽管这泡沫破灭了,但作为一种网络工具和商业模式,搜索继续蓬勃发展。许多投资者也许受到重创,但是互联网用户却从未停止过搜索。像Overture和Google这样的公司就在com经济几乎全军覆没的最黑暗的时候挖到了第一桶金。

搜索兴起于网络带来第二波冲击的时候。Google、eBay、亚马逊、雅虎和微软这些公司成为网络科技公司二度崛起的中坚力量。这些公司为了争夺将来的市场展开全面激烈的竞争,因为这个市场潜藏着数以千亿美元计的价值。仅这一条就足以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搜索。这些都是很容易给出的答案。搜索曾经推动了网络的发展,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是搜索造就了Google这个无疑是互联网时代最具魅力、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的公司。然而,现在就写一本只是以Google为主角的书,还是为时过早,因为这个故事仅仅有了缘起和发展,却还远未结束。

所以,虽然这本书以Google的故事为线索,但是我相信搜索的概念比任何一家公司都重要,而且搜索对文化的影响也惊人地深远。比如说,除了推动了互联网的商业化这个显而易见的作用,搜索最终可以加速盛传一时的电视同个人电脑的结合。话说回来,有线电视节目指南不就是一个应该免费提供的二流的搜索应用程序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