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 当佩奇遇到布林

搜(第2版) 作者:(美)约翰·巴特尔


当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收到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院研究生部的录取通知书时,他们都知道自己将要开始怎样的生活。斯坦福大学的精英培养课程一直以来因为将杰出的学术成就同商业收益相结合而举世闻名。学生们不仅仅是来斯坦福学习的,同时也为了实现梦想:创办一家公司,赚钱,在技术史上名垂千古;还有,如果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是一所孕育了惠普、硅谷图形、雅虎和Excite等一系列著名公司的大学。计算机科学院的大部分教师都曾经创办、经营、出售或者指导过硅谷的公司。因此,说佩奇和布林初入斯坦福校园之时考虑过创办一家公司的事情,其实还是一种轻描淡写的说法。

佩奇在1995年夏天第一次见到布林,当时他还没有决定接受斯坦福的入学邀请。同大多数学校一样,斯坦福会邀请可能录取的学生来学校参观。不过,佩奇并非是在颇有田园风情的校园里见到布林的―他们是在旧金山的街道上见面的。布林是一位交游广泛的二年级学生,他报名担任学生指导工作。那一天他的任务是带领一群未来的一年级学生游览旧金山这座海湾之城。佩奇被分到布林那一组,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一见如故的故事。“布林是很爱交际的,他喜欢跟人们交朋友。”佩奇在回忆那次会面的时候,将这一点同自己的沉闷寡言作了对比。“我觉得他很讨厌。他非常坚持己见,而我猜,我自己也是这样。”

“我们彼此讨厌,”当我告诉他佩奇的说法时,布林答道,“不过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有点开玩笑的意思。显而易见,我们花很多时间同对方谈话,这非同寻常。那时候,我们不过是在相互取笑。”

漫步于旧金山著名的小山丘之间,这两个人不断激烈地争论,各种城市规划方式的优劣也是他们辩论的话题之一。即使他们还不确定是否喜欢彼此,至少他们还是被对方吸引了,像两把相互切磋中被打磨得更加锋利的宝剑。佩奇最终接受了斯坦福的邀请。

佩奇在斯坦福读一年级的时候,他选择用户界面研究(HCI)的先驱特里.威诺格拉德做他的导师。佩奇开始寻找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博士论文题目,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佩奇的父亲就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他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授。佩奇从他那里了解到,博士论文可能成为一个人整个学术生涯的基础。他先后考虑了十来个非常吸引人的题目,不过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对迅速成长的万维网更感兴趣。在威诺格拉德的鼓励下,他决定把中心放在这上面。

最开始的时候,佩奇并未着手做网络搜索,甚至完全没有这个打算。尽管许多斯坦福的校友都因为创办互联网公司而发了财,佩奇却是因为网络的数学特征才对它感兴趣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而网页上的每一条链接就是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经典的图结构。“计算机科学家喜爱图。”佩奇的理论是,万维网很可能是有史以来人们创造出来的最大的图,而且它正以让人跑断脖子的速度迅速成长。他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这张图的交点中隐藏着很多启示,等待勇于探索的研究生们去发现。威诺格拉德批准了佩奇的课题,于是佩奇开始思索网络的链接结构的奥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