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9)

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 作者:常青


凯恩斯说过:“经济学理论,与其说是一种教条,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工具,一种思考方式,意在帮助使用者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论是现实世界的简化,它必须反映实际世界的复杂性。经济理论就是我们在社会科学中的实验室,它们帮助经济学家在进行各类经济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的思想试验时,分析各种因素的属性。

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组成部分进行的简化的描述;经济理论是经济模型与现实经济之间的桥梁。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是实践数据检验,而经济数据是对经济运行真实而客观的记录。比如,计量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检验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这些模型与真实相吻合的程度,并由此定量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

当然,我们建立模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的本质,但是我们却不能被这些模型所迷惑。事实上,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弄错很多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比方说,人们通常发现股票高涨后的几个月,经济开始升温,然后工作岗位和人们收入增加,难道是股票市场高涨引起了实体经济扩张吗?真实的原因可能是,许多成本降低的新技术得到应用,企业开始计划扩大生产,股票市场对预期做出了反应。

因此,我们必须对经济体中的各个部分有全面的了解,懂得各部分相互之间的作用,这样才能获得全面而正确的结论。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你才会发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就像冰川浮出海面一样。

萧条中诞生的经济学

1929年的一场大萧条催生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曾这样形容人们在危机到来时候的窘境:“我们使自己陷入一场巨大的混乱之中,我们笨手笨脚,没有控制好一架精密的、我们不明白其运行原理的机器。”的确,凯恩斯提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框架,他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仍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尽管很多分析方法已经被我们摒弃了,但是宏观经济学却蓬勃发展起来了。

今天的宏观经济学宛如一座战场,不同旗帜下聚集着一群群经济学家。在这个战场上,人们更加关注整个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古典方法、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这里有江湖骗子,也有严肃的思想家。萨伊和凯恩斯这些人的理论被一些人奉若神明,也被另一些人深深地踩在脚下……

但同时,这也正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因为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科来说,争论是好事,它意味着发展和进步,而共识则代表了停滞和死亡。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代表了这个建构的过程,它也是一个理论与事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后,让我们在肯尼斯?布兰查德的这段话中结束本章:

宏观经济学不是一门精密科学,而是一门应用科学。概念、理论和模型不断地依据事实而得以评估,并经常被变更或者舍弃……因此宏观经济学是建构,理论和事实相互作用的过程。

今天,宏观经济学家所相信的是进化后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他们明白了哪些思想是失灵的思想,保留了那些似乎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的理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