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七:东京(2)

洗劫东京 作者:(美)本·梅斯里茨


那天离开被人弄得一塌糊涂的公寓以后,他直接去了樱花酒吧。他把纱代带到外面,告诉了她一切,包括阿卡里受到的威胁,他自己被宝马撞倒的经过,还有卡尼对这些事情的反应。纱代静静地听他说完了这一切,她的身躯好像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这还是这几个月里她头一次有这样的反应。这倒不是因为情况发生了什么改变,而是因为马尔科姆开始看到真实的情况了。她领着马尔科姆又走远了一些,确认周围没有认识她父亲的人能够听到他们说话,这才停了下来依偎着他。

“我可以跟我父亲谈谈,看他能不能帮忙。”

马尔科姆用力地摇摇头。他不想让纱代牵涉到里面来,而且他也只是过来接她的时候见过她父亲几次。他从来没有干涉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但看来也不是特别喜欢看到自己的女儿和一个老外交往。

“没有那个必要。我会为我们俩找到办法的。”

尽管现在还看不到出口,但是不知为什么他觉得即便自己找不到它,它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个机会会选择在一个室内滑雪场里找上门来,就来自和自己前上司的谈话。

“无论如何,”希尔斯继续表达着他的赞许,“一笔交易就挣到了2000万,即便是尼克·里森肯定也会为此动容的。电讯盈科加入到恒生指数当中,追踪基金和理查德·李之间进行股票的重新配置。你就是利用这么一个过程挣了那么多,干得真是漂亮。这会让人不停去想,现在既然有这么多高科技公司出现在报刊新闻里,那么如果日经指数也打算把它们引入的话,那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在东京光我能想到的类似电讯盈科的公司就有10到15家之多。同时也还有很多泡沫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老公司,失去这些公司,我想日经是可以承受的。”

说完希尔斯掉头去看一个女人从一个小坡上滑下来,马尔科姆盯着他,呼吸着冰冷的空气,头脑里却充满热情。

恒生指数添加了一个350亿美元的公司,马尔科姆就从中挣到了2000万。希尔斯说的没错:日本现有15家建立在科技和电脑基础上的大公司,总值接近5000亿。它们不在任何指数当中,因为它们是新兴起来的。到现在为止,日经指数一直把它们排斥在现有的老式大公司集团以外,但是这15家公司最后都是很有可能进入日经的。

马尔科姆往后靠在椅背上,已经忘记自己滑雪板的分量了。

如果他可以通过一家加入恒生指数的IT公司挣到2000万,那可以从15家加入日经的公司身上挣到的会是什么呢?

马尔科姆神经质地闭上眼睛,睁开,然后又重新闭上。他稍微等了几秒钟,重新睁开眼睛,然后看着电脑屏幕。那上面的绿色数字没有变化,也没有说谎。

他的心在剧烈跳动,感觉吞咽口水好像都很困难,放在椅子下面的双脚也不停踩踏着地面。现在是晚上9点多,公司里已经空了下来,而他却在尽力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跳起来然后喊叫着告诉全世界他刚刚发现了什么。因为这不只是大发现,而是巨大的发现。它的规模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不仅东京没有,在华尔街、在伦敦,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出现过。

他发现的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交易。而且如果真的发生的话,时间会在两个星期之内。

他按下了键盘上的打印键,听着财务室里打印机开始工作的声音。就在等它打印的时候,他又在脑子里回顾了一遍想法发展成形的过程——从两个星期以前他和希尔斯在室内滑雪场的缆车上谈话的时候开始,直到6小时之前与另一个人的午餐约会。其实是希尔斯给了马尔科姆重要的线索,他自己只是把说的这些当成了简单的玩笑,而马尔科姆却顺着这跟藤蔓摸到了底。

刚才与马尔科姆共进午餐的不是什么交易人或是金融家,而是一个记者。这个年轻的日本小伙是一家日本金融报纸的全职记者,也是巴林公司以前一个销售代表的朋友。

这个年轻人不是什么银行业内人士,或许也并不明白马尔科姆问的那些问题的意义。他对马尔科姆的回答也没有越过任何的法律或是道德界线,但是已经足以让马尔科姆知道他的猜测是对的。希尔斯当时的说笑完全不是什么白日梦,看来那些公司有机会,有很大的机会进入日经指数,至少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而且会很快——根据这个记者所了解的情况,快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也就是说日经225会做出一些改变来更好地代表当今的日本经济。现在日本有很多上1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其中有15家规模大得足以进入日经指数。当这成为现实的时候,追踪日经的共同基金做出的反应将会和当时恒生指数的追踪基金一样。它会买进新公司的股票,卖出被替换的公司的股票。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只有一家像电讯盈科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只有一个亿万富翁来进行股票的买卖,而是会有十几家公司。另外马尔科姆根据与那位记者的谈话进行了一番推测——根据他没说的,而不是说了的东西,所有这些都会很快成为现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