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金融内战 作者:李才元


我为什么将研究金融危机的目光从国际转向国内?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马克思

北京奥运会后,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突然扩大蔓延,国际金融市场阴云翻滚。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在随后不到1个月内,美国大批著名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直至倒闭。这场在华尔街生成的“金融海啸”迅速冲向世界,世界金融市场继续急剧动荡,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2009年3月18日,美国最终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此举立即引起全球口诛笔伐,美元问题步步升级,演变成一场货币地震。

从2008年9月开始,中国政府采取了最有力最负责任的举措,从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到4万亿元投资计划,一招招又快又准。中国稳住了经济,温暖了中国经济人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温暖了世界经济人的信心。

由于身在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工作,我接触到不少关于金融危机的信息,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一线企业的,涵盖了实业、资源、金融三大方面。我深深感到,这是一场必将改变人类历史,从而也必将改变每个企业和每个人生活的大危机。通过分析和研究,我认为此次大危机是资源金融危机,回归和发展实业金融,尤其是科技金融才是解决之道。

目前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金融诈骗、失衡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导致了金融危机,反金融危机就是治理金融、调整失衡的全球经济模式和体系。这是金融外战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是欧美主流观点,是典型的外因决定论。外因决定论违背了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作为消费方的美国其实只有1/6消费品需要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年消费额在12万亿美元左右,但是其中只有2万亿靠进口。1/6能够决定5/6吗?很显然,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不是1/6的进口消费额决定的,美国人不应该指责别国,而应该从自身内部寻找原因。

第二,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美元上下,出口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5,这个区间正是电力消费当中用来生产出口产品的比例。1/5能够决定大局吗?很显然,中国的经济不均衡也不是1/5的出口决定的。中国要防范的是一场金融内战而不是金融外战,分析和防范中国潜在的经济和金融问题也不能只盯住1/5的出口而忽视和忘记更重要的4/5。

可见,金融危机的首要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而是一国内部实业与资源、实业金融与资源金融的结构失衡,我们必须从内部寻找金融危机的根源以及应对措施。

事实上,我们的经济生活暗含太极逻辑。“劳动”是一切实体财富和货币财富的源泉,就像“道”;“道”生“一”,“一”即各种实体财富,即实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商品;“一”生“二”,即商品价值的货币化,对近代人和现代人影响最深的分别是金币和纸币两种货币;在现代纸币条件下,本身有价值的实业和本身无价值的资源具有不同的吸收“纸币”的功能,资源以其稀缺性和预期性后来居上,最终形成金融、实业、资源三大经济板块鼎立的局面。于是有了下图:

金融内战=实业和实业金融 VS 资源和资源金融

金融太极图中的“S”线将其清晰地分为阴(吸收价值的资源)和阳(创造价值的实业),这两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以货币为纽带相互联系。这其中,纸币发挥了重大作用。

广大劳动者创造了实业,所有的货币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此次大危机前,人类经济犯了超级肥胖病,资源泡沫异常膨胀,像吸血鬼一样吸干了老百姓的血汗钱,最后压折、挤碎了实业这块骨头,致其造血功能异常衰弱,最后经济瘫痪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