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变华尔街——美国梦之宫:二 奸猾骗子(3)

百变华尔街:美国梦之宫 作者:(美)斯蒂夫·弗雷泽尔


骗子是市场的瘟疫病毒。首先,这是因为市场依赖于信任:这种信任让人们相信陌生人是重合同、守信用的,协议通常都是当事人隔着遥远的距离并且要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达成的协议;这种信任也让契约关系能够约束人们基于互利互惠的原则团结协作。骗子就是廉价地获得了那个信用,并且趁机利用那个信用牟利。骗子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他们大多是引人注目、口齿伶俐、循循善诱甚至是魅力超凡的,而且往往还非常性感。毫无疑问,骗子也同时是精于耍花招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骗子要完成他的把戏还需要依赖于愚蠢的受骗者甘心情愿地上钩。上当受骗的笨蛋过分相信标榜信守承诺的行为,这种信任其实也是贪心的产物:他们相信有一种途径可以快速致富,可以不用艰苦奋斗。“贪心”一词的意味其实很值得回味。受骗者的动机可能是正直坦率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面对未来往往容易轻浮乐观。而且,即便是再天真的人在与骗子接洽时都会有一定的预感:某种东西似乎感觉不对劲,某种不正当的想法在脑海中盘旋,这正是危险的回音,但是与此同时诱惑是很难抗拒的。

骗子往往都出现在市场边缘的灰色地带,在彼时彼地,未知的风险在向人们招手,同时也令人害怕。当资本主义的创新性浪潮汹涌澎湃的时候,资本主义总是在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地带,这些领域的扩张机会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其范围几乎完全是无法精确测绘的。正是因为其无边无际,它们为商业想象力提供了素材,也为骗子的诈骗想象力提供了素材。在华尔街的整个历史上,骗子可谓层出不穷。在那里,投机客仿佛生活在一个地狱之中,只有反复无常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厕身其间,顿觉氛围怪异、诱惑重重、威胁处处,却永远是有始无终,甚至连个暂时打尖小憩的地方都没有。不过,这里永远都放着一张没有署名的邀请函,随时欢迎骗子们的到访。

然而即使如此,在美国历史上的某些时刻,骗子们依然前仆后继地出现。或者至少是大众对于骗子的依恋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马克?吐温在《镀金时代》中跟踪过骗子们的行踪。在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时代,以及90年代的网络经济泡沫时代,人们的疯狂都达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时期恰好也是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其中有一种技术与未来主义的思潮,它许诺的不只是一种新鲜的小玩意儿,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爵士时代的最好代表是航空技术与无线电技术;网络经济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在这样的年代里,纯属金钱方面的事情都由魔法师出人意料地变幻成巨大的商业成功,它们利用了一种神秘的能量,这种能量是市场上普通的运输业或者易货贸易所无法提供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轻飘飘的乐观情绪,一种兴高采烈的气氛,人们都梦想着能过上一种奢靡却危险的生活,这就给骗子大行其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