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货膨胀有弊也有利 通货膨胀效应(2)

每天学点金融学 作者:严行方


投资,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更不用说,货币贬值会导致人们蜂拥抢购那些能够保值增值的实物资产如黄金、外汇、珠宝、房产等,冲击正常经济活动了。

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失业、就业之间的关系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

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1958年在《1861 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该曲线。

该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 当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时,失业率就低;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低,甚至会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这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就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通货膨胀率高,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的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失业率也高。

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所以不论是否发生通货膨胀,总有一部分人的收入是继续上涨的。

但毫无疑问,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原来签订固定合同的双方都无法预见通货膨胀今后会如何发展,由此必然会导致财富和收入与履行原合同相比发生偏差,从而引发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恶性通货膨胀会造成经济、社会危机

当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这时候就不仅仅是对上述各方面产生正常影响了,而是会造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某种危机了。

例如,最常见的是,恶性通货膨胀会引发突发性商品抢购、挤兑银行风潮;产品销售无法弥补原材料成本,使得正常生产经营难以继续下去;地区之间通货膨胀程度不一,会导致流通秩序发生紊乱;等等。更不用说当形势继续恶化、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政治动荡了。

关于恶性通货膨胀,金融学上并没有明确界定。现行国际会计标准认为,恶性通货膨胀应当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国民宁可购买商品或外汇,也不愿意持有现金;二是国民不愿意用本国货币、而更愿意用外国货币来结算;三是贷款利息更普遍的是按照实际货币贬值程度来进行计算;四是利率、工资、物价都与物价指数挂钩,最近3年内的通货膨胀率累计在100%以上。

这方面骇人听闻的例子有,20世纪20年代初德国的物价曾经在49小时内上涨100%;20世纪40年代初希腊被德国占领时,物价曾经在28小时内上涨100%;1993年南斯拉夫的物价曾经在16小时内上涨100%。1948年8 月到1949年5 月的9个月间,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上涨507.2万倍,零售物价指数上涨644.13615万倍。2008年,这一幕出现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当年该国官方数据宣称通货膨胀率达1000多万倍,不得不于2009年2月2日发行新币,去掉后面12个0,原来面额最大的钞票是100万亿元,现在只值100元。

金融学点睛

通货膨胀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但其前提应该是适度,恶性通货膨胀只能是罪在不赦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