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率调整要考虑哪些因素 利率调整(2)

每天学点金融学 作者:严行方


是相辅相成的。

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时候,利率的调整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平均利润重新划分为利息、企业利润两部分,而这个比率应当尊重借贷资本供求双方的竞争性关系。

在我国,由于整个社会的资金资源比较缺乏,所以在调整利率水平时尤其重视资金供求状况,这也是我国既没有放开利率水平,也不能完全根据资金供应状况调整利率水平的主要原因。

国家经济政策

利率水平是国家经济政策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国家经济政策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利率政策的方向是相一致的、效应也是一致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目的是为了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一些部门、企业率先实行差别利率,这又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引导、限制目的。

毫无疑问,国家在某个时期内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速度、方向,都会客观决定资金需求状况、资金流向。可以想见,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会把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并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利率政策。

银行成本

上面已经提到,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类。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额大小,直接决定了银行盈利水平高低。所以在调整利率水平时,会必然考虑银行成本高低,看银行是否承受得了。

银行发放贷款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只有完全弥补吸收存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和其他业务费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有盈余,银行的运转才能正常进行下去,银行开展业务才有积极性。

所以,银行贷款利率必然会高于存款利率,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合理的利差。尤其是在我国,银行盈利主要靠利息收入,这一点更重要。

物价水平

一般认为,银行存款利率必须高于通货膨胀率,否则人们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但不会增值,而且还会遭受本金损失,这样就会促使储户提取存款、抢购商品了。

银行贷款利率要高于存款利率,所以更应该高于通货膨胀率。如果贷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银行就会遭受本金损失,发放出去的贷款越多亏损越大,正常业务难以为继。相反,贷款企业却可以因此减轻债务负担,并且从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中获得额外收益,诱导企业千方百计扩大贷款数额,从而加剧资金供应紧张局面。

国际利率水平

银行利率调整还必须考虑国际利率水平高低。如果国内的银行利率高于国际水平,国外资本就会大量涌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强,银行利率下降;相反,如果国内银行利率低于国际水平,资本就会流至国外,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促使银行利率上升。市场利率化程度越高,上述因素所起作用就越大。

金融学点睛

利率调整主要应尊重价值规律要求。如果像自然科学家那样研究出各种各样的调整模型来,即使有效,其中也会带有个人偏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