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存钱还是炒股要看经济周期 72法则(1)

每天学点金融学 作者:严行方


家里有余钱了,究竟是存银行还是炒股票,相信这是许多读者考虑过甚至苦恼过的问题,有的甚至还因此引发过家庭纠纷。那么,究竟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本书认为,这需要从金融学中的“72法则”出发,视经济周期而定。

所谓“72法则”,也叫“复利的72法则”,是指将72除以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这样就知道在目前的银行储蓄或投资回报率条件下需要多少年才能把你目前的本金翻一番。换句话说,你把1元钱的本金变成2元钱需要多少年。

72法则认为,如果以1%的年复利率来计算,经过72年后你的本金就会增长1倍。这个公式的最大好处是,计算起来非常简单。

例如,如果年复利率是5%,翻一番的时间需要72÷5=14.4(年);如果年复利率是10%,翻一番的时间需要72÷10=7.2(年);如果年复利率是15%,翻一番的时间需要4.8年;如果年复利率是20%,翻一番的时间需要3.6年;以此类推。

随着年复利率不断增加,财富翻番所需要的时间会迅速缩短。这就是股市投资与银行储蓄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最大区别 股市投资在保证投资安全的前提下,只要其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储蓄利率,投资者从中得到的财富增值速度就会非常快。

以2009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为例,他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40多年里的股市投资回报率年平均只有20%左右,它的股票价格就从当年的每股19.46美元增长到2008年年末的每股9.66万美元,增长了4963倍。沃伦?巴菲特也因此蝉联全球首富,2008年年末他的个人财富高达359亿美元。

要知道,巴菲特是在面对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实在无处可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年股价下跌32%(30年来的最差业绩)背景下取得的这一业绩。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年股价下跌幅度虽然如此之大,仍然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38%的跌幅。

千万不要小看了20%左右的年复利率,乍一看“并不高”,甚至也不比美国30年长期国债利率高多少。但72法则告诉我们,对于年复利率来讲,哪怕只要高出那么一点点,最终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那么,72法则与存钱还是炒股票看经济周期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当经济周期循环发展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银行利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时候通过72法则计算得到的时间同样较短。

虽然这一数据一开始可能相差不大,但如果以这样的速度保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到后来会有非常大的差距。投资学理论告诉我们,从长期来看,股市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要比银行利率高出许多倍。

经济周期循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持久的,它的主要表现是会形成经济发展的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

有钱是存银行还是炒股票,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当时的经济环境是处于经济上升期还是经济衰退期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同一经济时期来说,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认识,从而导致不同预期。

一般来说,在经济即将出现衰退时,股票市场会首先反映出经济衰退症状来,表现在股价上,就是股票价格的下跌;而当经济即将出现复苏时,股票市场也会首先反映出上扬态势来,表现在股价上就是股票价格的止跌企稳。请记住,在影响股市发展的各项因素中,经济周期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金融学上,这种影响因素叫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中包含经济周期循环因素、政府宏观政策影响的因素在内,它左右着整个股市中所有股票价格的运行趋势,不受个别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支配。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股市大盘是齐跌共涨的 当股市上涨时,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在上扬,无论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好是坏,不同的只是上涨幅度大小而已;相反,当股市下跌时,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是在下跌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