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投资房产致富(22)

中国式百万富翁 作者:建国


多年未见,但是我可以肯定,他今天会有可观的资产。

我做报社社长时,有一次去旧金山中国城拜访方李邦琴,她是旧金山两大英文报系之一、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和侨领。布什和克林顿去旧金山,都会去见她。她原是台湾大学的校花,全台大学学生联合会的主席,受过蒋介石的接见。她刚到美国时,穿着露脚趾的布鞋,在印刷厂苦干。

在她用来接待总统和高朋的私人餐馆里,她指着窗外街边地摊前一位卖报纸的老人说,你们别只报道我,也应该写写他,他一份报纸一个硬币地卖,靠卖报积攒的钱,买了两套房,还把儿子送进了哈佛大学。

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你我和所有人:他行,你也行,只要有计划和

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美国硅谷旁,原来有一些台湾农民,他们移民来美,买了一些廉价荒地,开办农庄。但是哪里竞争得过美国的机械化大农业,因而挣扎在破产边缘,过得惨兮兮的。

但是后来高科技兴起,硅谷外扩,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大公司都找他们去买地租地。现在,这些成为亿万富翁的“农民”什么也不干,天天在硅谷周围的大饭店里设宴会客,歌舞升平,等着高科技大公司按时给他们送钱。

有人说,这是意外横财,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天上的馅饼掉到台湾老农的头上不是偶然的。在东方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里,土地就是一切。金钱可以贬值,功名可以是过眼烟云。可以子孙相传的土地和房产没有脚,永远会在那里。

可以说,东方人最保守的财富观念,在最超前的硅谷得到了印证和回报。

在中国,我们同样不乏例证。

十多年前,中国一个大省的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和我商讨在美国合拍影视剧。她办了“停薪留职”,在美国陪孩子留学,“顺便策划影视项目”。我奇怪她如何支付美国的高费用。

她告诉我,几年前,别人都在炒股票、买国债时,朋友告诉她城郊有一块地在卖。因为价钱很便宜,她抱着无所谓的想法买了下来。谁知后来城市发展很快,郊区成了城区,一家地产开发商长期租用她的地做开发,她从此变成吃租的“大地主”。

我们会认为,谁投资房地产,也轮不到那些还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农民们。

但是财富经济的发展,在新的世纪里,注定要波及所有人。问题是你能否抓住它,利用时代提供的机会。

如果你是农民,尤其是生活在城镇结合部的农民,注意了,最有价值的致富手段,可能就在你脚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