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定不要忽悠

实战网络营销 作者:张书乐


进行营销策划一定不要忽悠,这么一说,或许有不少人会觉得可笑。因为在国内不少出名的炒作恰恰是建立在忽悠的基础上的。首先不断地引导你去好奇,去猜测,最后大幕拉开,原来还是广告。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引导式营销,但实际操作中,很多网络营销策划人员在过程上非常不注意,结果导致了营销上的失败,并偏离了真实。下面不妨去看看曾经喧嚣一时的别针换别墅的推广策划案例。

2006年末,一个名叫艾晴晴的超女选手模仿麦克唐纳的“别针换别墅”案例,在国内进行山寨版推广,该女孩也开始实施为期100天的“别针换别墅”计划。在这100天中,该女孩通过最初的一枚别针顺利交换到照片、手链、高档白酒、乐器甚至香港明星的化妆镜等物品,每次交换总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物品。最后,该女生没换到别墅却换到了一份娱乐公司的签约书。

这次炒作的流程大体如下:

2006年10月15日别针———路人照片———玉佛挂件———手机———珍珠项链———数码相机———邮票小全张———2瓶五粮液酒———琵琶———琵琶CD———温碧霞的女用装饰镜——美国原装海报———《高丽大藏经》———《别针换别墅———艾晴晴画传》(暂定)图书出版      权———恒昌珠宝价格为128000元的一只翡翠手镯———广州美美音像有限公司的签约协议书

结果事情并没有如立二策划的那样发展。立二称在捧红艾晴晴后,艾晴晴就撕毁了与立二所签的相关和约。立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策划了该事件,但最后这个事却好像与我无关,她不顾潜规则,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向受欺骗的网民公布真相,即使大家骂我,我也要全说出来!”

就在立二抛出一系列证据显示“别针换别墅”乃自己一手操作后,不少网站均以“惊爆:别针换别墅是场大骗局”、“中国版‘别针换别墅”竟是场骗局’等标题争夺眼球。然而,记者在各大论坛上了解到,不少网友对于这个后续事件并不十分感冒。有不少网友留言声称,早已看穿这是一起炒作事件,如今出现的局面只是两人利益分配不均的写实。在某知名网站论坛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网友选择“很平和,早觉得这事就是个骗局”。

这一推广其实是针对个人的包装和一次目的性不太明确的企业推广,然而立二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其从一开始进行策划的时候,就本着“忽悠”的原则。国外的同类策划,基本上没有商业元素,而是麦克唐纳基于个人福祉的一次创意营销,其媒体的聚焦到了他进行交换的后期,并且最终也不过是换取了一个住宅一年的居住权,并没有真正换到别墅。而立二则以一个很虚假的噱头式的炒作模式进行包装。

而立二一开始就过于高调地宣传了此次策划,一开始交换就有媒体聚焦、论坛跟进和博客推广,有图片有视频,过高的媒体曝光度让所有人从一开始就对这一事件存在极大的怀疑。大家依旧将其视为一个娱乐新闻看待。而且即使没有立二和艾晴晴的互相拆台,没有一开始就过分热烈的媒体聚焦,这个策划也非常不成功。这都源于立二将所有网民当做傻瓜来忽悠。在大多数网民都从一开始就看穿了这是一场拙劣的炒作的前提下,还继续伪装成一个网民自发的行为,没有任何包装背景,更显可笑。

必须要记住一点,如果你的整个网络营销策划是建立在忽悠的基础之上,或许一两次狼来了不会有人识破,但天长日久,自然会频频失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