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而不倒(三)(1)

大而不倒 作者:(美)索尔金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晚上,蒂莫西  盖特纳刚刚走下全美航空公司从纽约飞抵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的航班,乘自动扶梯来到机场大厅,他的神色非常焦虑,可屋漏偏逢连夜雨,通常会在安检线外等候的司机这时也不知去向。

“该死的,司机哪儿去了?”盖特纳向紧随其后的总助理加尔文  米切尔( Calvin Mitchell)责问道。

虽然身居纽约联储主席的要职,年轻的盖特纳却一直表现得非常从容,不过这次他终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了。不到三周前,盖特纳通过一项“最后一分钟救援”式的交易计划把贝尔斯登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明天上午他将首次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及全世界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切都马虎不得。

“电话没人接。”米切尔一边抱怨,一边继续拨打手机联系司机。通常美联储会特地派一辆安全轿车去机场接盖特纳,他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在世界最大银行光环下的生活。盖特纳的日程安排精确到每一分钟,这也恰好符合他守时、挑剔和高度程序化的个性。他早就考虑到可能会发生司机耽搁晚点之类的情况,所以在听证会前一天晚上就飞了过来。

在飞机上,盖特纳已经仔细研究了一周以来反复修改的提案。一遍遍地回顾相关内容,目的是想彻底明确一点——在他看来,贝尔斯登公司的问题不仅仅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一个孤立的问题。尽管这个观点可能不受欢迎,但他仍然要强调这一事实:贝尔斯登几乎每天都依靠借款来维持高杠杆率的经营,因此与其他数百家机构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交易关系,而这预示着美国金融体系可能面临更大的问题。

盖特纳这样写道:“最可怕的是系统性风险:如果贝尔斯登这种情况有增无减,那么很可能导致普遍的债务危机并对金融体系造成长期的严重破坏,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经济。而且,这不是理论上的风险,也不是市场自身能解决的风险。 ”飞机降落前,盖特纳一直在努力推敲、提炼这些想法,并在座位前的小桌子上及时把它们写了下来。

那个周末, 3月 15日,盖特纳向贝尔斯登提供了 290亿美元的政府担保,并最终劝服摩根大通的总裁杰米  戴蒙承担贝尔斯登公司的债务。尽管戴蒙并不太情愿,但这一举措确实保护了贝尔斯登的债权人以及数以千计与该公司进行交易的投资者的利益,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对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创。至少盖特纳要向参议员们说明这一情况,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并非媒体所报道的他的老板本  伯南克。

银行委员会的委员们却不一定这么看。他们没有公然地蔑视盖特纳,不过暗地里却对他的做法表示质疑。他们认为贝尔斯登的这桩交易虽然很重要,但相关政策手段却不一定受欢迎。盖特纳显然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这次政府干预的规模实在太大了。尽管盖特纳已饱受舆论批评,政客们还是不停地到处强调“道德风险”,生怕大家以为他们不知道这个词。不幸的是,不光是那群不了解情况的人所组成的合唱团对这次交易表示谴责,就连盖特纳的朋友和同事对此也颇有微词。比如,前美联储主席保罗  沃克尔就非常不合时宜地将救助贝尔斯登与 20世纪 70年代联邦政府拒绝救助陷入财政困境的纽约政府这两件事作对比。大家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历史上美联储从未将如此巨额的贷款发放给私人机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