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节:播下种子,收获果实(3)

舍得 作者:陌上桑


放弃也是一种成本,经济学上称其为机会成本。在做出某个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投入了这一机会成本,不懂得放弃,什么都不想放弃,那又何来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呢?

每天都升起新的太阳

有位太太请了位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目光。

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帐单,那位太太发现比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

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儿谢意吧,因为他使我不会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她丈夫的推崇,使这位太太感激涕零,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到它的牵引。

在石台县横渡镇一个贫瘠的山村里,住着一对聋哑夫妻,男的叫汪林林,今年48岁,女的叫倪何贵,比男的小两岁。别看汪林林不到1.5米的个头,又聋又哑,但却有一身弹棉花的绝技。妻子比丈夫高出一个头,结婚十八年来,同样练就了与丈夫不相上下的本领。夫妇俩就是靠着这身本事,把一个四口之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许多正常人羡慕不已。

汪林林的家原是住在离横渡镇较远的山沟里,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父亲就去世了。尚在月子里的母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抱着他离开了那间低矮的草屋,靠沿街乞讨为生。就在他3岁那年,一场大病使小林林高烧了三天三夜,命是保住了,但他那已经咿呀学语的小嗓子却永远不会发出任何声音了,机灵的小耳朵再也听不到母亲亲切的呼唤和小鸟悦耳的叫声。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林林的嗓子哑了,耳朵聋了,但小脑袋却出奇的聪明。迫于生计,刚满5岁的他就跟着继父学手艺,继父弹棉花的时候,他就试着帮他放线。别看小林林不会说话,但做起手上的活计来,往往一点就通,没过多久,竟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继父在棉被上设计各种图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手艺也已经远近闻名了。

结婚后,由于倪何贵不会干农活,汪林林就试着让她跟在自己后面,一来可以相互照应,二来也让妻子学弹棉花的手艺。夫妇俩出门干活儿时,她就主动背起那张大弓,在丈夫手把手地教导下,没多久,同样奏出了和谐的"乐章"。于是,大街小巷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俩招揽生意的身影。

就这样含辛茹苦整整弹了三年的棉花,一幢漂亮的青砖大瓦房也随之盖了起来。

他们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信誉使方圆百里的客户慕名前来,这使得他们夫妇的生意日渐红火,收入也很可观。结婚十八年来,他们俩先后建起了新房和加工车间,家中还置办了彩电、冰箱等高档电器。让乡亲们常常对他们赞叹不已。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虽然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来适应一切环境。

记住给车胎放气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说话游戏。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