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节:全球化的三个版本(2)

下一代企业 作者:何帆


弗理德曼强调,在全球化2.0时期,全球化的推动力是跨国公司。因此,他认为:“在2.0版本的情况下,主要的问题是:我的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它有哪些机遇可以利用?我怎样通过我的公司同他人开展合作?《凌志车和橄榄树》讲的是这个时期的巅峰。”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跨国公司仍然由欧美国家的公司主导,能够跻身世界500强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犹如凤毛麟角。

弗理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倾注笔墨,想要描述的是全球化3.0时期,也就是从2000年之后全球化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21世纪简史”。将我们带入这个新时期的动力既有地缘政治的因素如柏林墙的倒塌,也有技术方面的进步如个人电脑和网络的流行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过程和创新模式的革命。弗理德曼认为,在全球化3.0时代,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这就是“世界是平的”的含义。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弱小的大卫能够胜过巨人。个人和小公司不但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的主角。原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随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的崛起,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非西方、非白人的个人群体拥有越来越大的能力与影响力。

弗理德曼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个人化的表述方式让我们感觉到很亲切。我们仿佛能够和他一起周游世界,时而到印度,时而到中东,时而在中国,时而在美国,感受到科技和全球经济就在最近几年内发生的惊心动魄的变化。

思考弗理德曼提出的问题,但不要盲目相信他提供的答案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尤其惊心动魄。弗理德曼在谈论技术的时候,他关注的是技术背后的生产模式和企业战略的转变。技术进步加速了“优胜劣汰”的竞赛。弗理德曼出于对技术的痴迷,在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相对不变,可能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也相对乏味的因素。这使得他的有些结论过于乐观,而有的结论则多少显得天真。

作为一个美国记者,当弗理德曼谈到美国的危机意识时,他往往会夸大中国和印度的实力。在这本书中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故事。弗理德曼讲到,过去,美国的父母会和孩子说:“孩子,你要把这碗饭吃完,别忘了中国和印度的孩子还没有饭吃。”现在,美国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地把书念好,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孩子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然而,尽管印度和中国在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迅猛,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属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你没有到过印度和中国,而只是读过弗理德曼的书,你会觉得,这两个国家很快就会超过美国。但是,如果你到过印度、中国的农村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对中国及印度有太多的不了解。况且,即使有一天中国真地超过了美国,也并不是像弗理德曼所说的那样,只要中国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学会利用网络技术创造的条件就行。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复杂而艰难的系统改革,这些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不是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而是改革过去的体制、克服既有的阻力、寻找各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