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节:名家十五讲(41)

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从心开始 作者:美妙


我从不否认中华民族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生 不息的动力,是这个民族历尽磨难却长期持续的根本所在。这一点,我们无 需从《史记》中寻找,也无需从《资治通鉴》中寻找,更不需要从“二十五 史”中去寻找,在过去的风雨苍黄的五十余年的历史中,就有俯拾即是的例 证。但是,中国文化的确如柏杨所讲的是个“酱缸”,因为它只有政治文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化,没有信仰文化。因此,除了少数优秀的、具有超越精神的人以外,更多 的是小人,是以利害为上帝、以阴谋为智慧的人。为什么仁人志士的命运常 常是以悲剧结尾?原因也在这里,而不仅仅是在制度。

社会最稀缺的是爱的动力。人们几乎很难理解什么叫无条件的爱,更不 可能去爱敌人。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爱,就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去爱别人。

《弟子规》与中国文化漫谈

谢一源

谢一源,原名谢舢,北京普贤堂国学馆馆长,中道堂国医馆副馆长,清华大学总裁硕士班 国学讲师,中国三十家素食餐厅总策划人及文化顾问。

《弟子规》的前几句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

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什么叫“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的意思。为什么把学生叫弟子

呢?在过去称有道者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有道的人不一定是年纪大

的人。老师的学生中有小他几岁的,就像他的弟弟一般,也有小他十几岁或

更多的,就像他的孩子一般。老师的学生如同兄弟,如同孩子,所以就把学

生称为弟子。当然,有志不在年高,年龄并不妨碍求道。

“弟子规”就是学生的规矩。何为“规”?画圆的东西就叫规(也就是

我们现在用的圆规)。“矩”就是画方的“L”形的尺。1974年在湖南长沙马

王堆出土的文物当中,有一件衣服是用“绢帛”做的,衣服上面画了一个男

人和一个女人,男人手里拿“矩”,女人手里拿“规”,男人拿矩画方,女

人拿规画圆,所以中国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男有矩,女有规。君

子温润如玉,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性情温良,像玉一样润泽。所以一个男人

脾气特别大就是小人,因为爱发脾气的人,一生一事无成,成了也会败,所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以脾气不是好事。为什么?过去的中国男子都会配戴玉石,就为时时提醒自 己,让自己的性格要像玉一样温润。好玉冬天拿在手里也是温温的,而石头 则是冰凉的。君子的性情就要像玉那样,又温又润。女人的性情要像棉花, 洁白、柔软、温暖,所以叫性如棉。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性如棉,性如 棉,多干活,少花钱;性如水,性如水,多干活,少撅嘴。”

还有一句话叫:“君子无度不丈夫。”现在大家都以讹传讹,改成“君 子无毒不丈夫”了!有“毒”的怎么能是丈夫呢?那是“眼镜王”,那是 “竹叶青”(一种蛇,剧毒)呀!其实,有“度”即是有度量,量大福大, 造化大。量如东海,才会福如东海呀!量如茶杯,福就只有一口呀!

“弟子规”就是做学生的规矩。那么谁是学生呢?一个人从出生到咽 气,人生的两万多天都是学生,这叫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可矣。一 个人很健康地活到七八十岁,也不过就是二万五千多天(365天×70年=25500 天),一呼一吸都在学习。那么跟谁学呢,以谁为师呢?古人云:天地君亲 师。以天地为师,以日月为师,以圣人为师。

举个例子:我在昌平开了一个国学私塾,有好多父母带着孩子来找我, 说他们的孩子有如何如何之不是,一口气能说出孩子十多个毛病。父母说自 己孩子的毛病,其实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毛病。因为一个家庭,男为天,女 为地。一个男人在家里高高兴兴的,有很好的涵养,这叫天清;女人在家和 和气气,不发脾气叫地宁。天清地宁,家里就出神童。如果男人在家乱发脾 气、乱骂人,性情暴躁,女人在家经常生闷气,特别霸道,不尽妇道,叫天 昏地暗,叫天翻地覆,天翻地覆出神经。你看凡是家里孩子不正常的,都是 父母原因,父母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乾清宫”和“坤宁宫”。自古以来, 了不起的人都是出自于很和睦、很和谐的家庭。他们绝对不会出自于父母闹 翻天的家庭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