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长大成人的N世代(2)

数字化成长3.0 作者:(美)唐·泰普斯科特


改变社会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在公益活动、政治参与方面大有可为。N世代参与政治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积极。

由于有了联通世界的因特网,因此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他们的公益行为正成为一种新颖而更加有力的社会行动主义。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理解N世代,那你就理解了未来,同时也会理解我们当今的制度和社会多么需要变化。

繁荣,低谷,回响

在开始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几个重要的人口学事实。

N世代非常特别,他们的父母是在美国二战后被称为婴儿潮的一代。作为婴儿潮一代的“回响”,仅仅在美国这一个国家就人数众多,放眼世界,规模更是庞大,有8100万人,好像人口爆炸一样。

科技就像空气

N世代的孩子们和科技一起成长起来,因此能吸收科技,我们这些成年人则不得不适应科技,学习的过程因此变得更难了。让老家伙学新名堂可不容易,学着用一种全新的方法交流、查资料、自娱自乐很难,得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

别看我们上了年纪的人现在运用科技挺顺手的,你可能忘了开始的适应期是什么样的了。电脑刚出现的时候,有好多奇怪的故事说我们用不来电脑,有些根本就是恶搞:比如有人以为鼠标是个踏板,怎么都没法用;有个老板让秘书复制磁盘资料,结果秘书拿回来一张磁盘的复印件;还有人“敲击”键盘时侯用力过猛,都砸烂了;一个女子打电话求助,对方问她有没有视窗(Windows)软件,她回答说:“没有,我们用空调的”;据说还有人用修正液删除磁盘文件。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有个朋友还像用电视遥控器一样拿鼠标指着电脑屏幕。我们能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什么?成年人难道很蠢吗?

这些成年人的行为虽然好笑,但却是有原因的。几十年来,电视遥控器、踏板、复印机、窗户、修正液、门这些东西都有着自己的意思和相关的行为,婴儿潮一代对它们很熟悉,N世代却没有这样的过去,所以能更轻松地“吸收”数字媒体。

电脑前瞻员阿伦·凯(AlanKay)说:“科技只有在那些其发明后出生的人眼里才是科技。”学术和科技方面的先锋西蒙·派珀特(SeymourPapert)也同意这个观点:“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不会不停地争论,钢琴是不是在用技术糟蹋着音乐。”

科技对于N世代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网络项目城市空间(Cityspace)的合伙创建人可可·康(CocoConn)说:“它就像空气一样,根本不存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认识论教授伊迪特·哈雷尔(IditHarel)博士也同意,他说:“对孩子们来讲,这就和用铅笔一样。家长不会谈铅笔,只谈写字;孩子们不谈科技,只谈玩、建网站、给朋友写信。”

电脑对N世代孩子的影响就和电视对婴儿潮一代的影响一样。婴儿潮一代没有感叹过科技有多发达,也没有对电视是通过稀薄的空气转换图像和声音的原理感到好奇,电视就摆在那儿,我们只管看屏幕就行了。孩子们对电脑也是一样,科技日新月异,年轻人只管接受改变就行了,就和呼吸一样自然。

我是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搞明白的。加拿大有个节目名《帕米拉·沃林现场秀》,1997年初,我到这个节目做嘉宾,花了一个小时给大家演示怎样上网,让观众们看到网上的资料有多丰富。我太太安娜是我最信任的评论家,我回家后,她告诉我她觉得那节目不错,但是我们当时12岁的儿子亚历克斯却觉得整个节目的创意很傻。

安娜对他说:“嗨,亚历克斯,爸爸要上电视直播了,有一个小时呢。咱们去看看吧。”

“好啊,那个节目讲什么的?”亚历克斯回答道。

“爸爸要在电视上上网。”安娜说。

“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么傻的节目,别人为什么要看爸爸上网啊?”亚历克斯问。

“大家对这种新技术很感兴趣,想知道怎么用,搞清楚它是什么原理。这是科技革命啊。”安娜说。

“妈妈,我的朋友会看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