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21年8月:一战结束!联邦储蓄系统建立了(4)

大熊市启示录 作者:(英)拉塞尔·纳皮尔


从理论角度而言,投资者希望联邦储备委员会限制对货币的需求,这样才能保护银行系统。但是在实践中,分配资本则是另外一码事。从1914年11月联邦储备系统建立到1920年6月,“弹性”货币的使用率下降,从而使货币存量翻了一番。在创造货币的过程中,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政策变化无常而且无法预测,所以使投资者面对的事情更加复杂化。

美国参战之前联邦储备系统在创造货币的过程中仅仅充当很小的角色。由于交战国政府采购物资、清算投资和借款,美国的高能货币快速增加。这就使得美国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发生变化。1914年美国的赤字为37亿美元,1919年美国的盈余规模与1914年的赤字规模相当。此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只能通过再贴现特定的银行资产才能创造联邦储备货币。但是它拥有的资产很少,所以没有能力通过变现资产来抑制黄金积聚所导致的高能货币的增多。简而言之,在早期联邦储备系统可以实施积极的弹性货币政策,但是一旦过度使用,那么就无法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投资者而言,从系统问世后至1917年美国参战期间,联邦储备系统对流动资金调节及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很小。

美国参战形成了一个分水岭。现在它通过政府信贷销售货物给同盟国,无需买方使用黄金支付货款,所以美国的黄金流入停止了。此时黄金储备的增加对高能货币的增加起到了负面的影响。美国参战带来的第二个变化就是,政府需要资助军事行动。尽管税收上升,但是仍然入不敷出。中央银行融资成为政府国内财政的来源之一。现在投资者不得不理解弹性货币支持政府财政这一新角色,这与防止流动资金匮乏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形下,新货币的弹性如何?假设美国赢得战争,那么签订停战协议的影响有多大?如果能够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投资者就能够在1917年至1921年间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美国参战使得弹性货币供应量猛增。1917年4月联邦储备货币仅仅占高能货币的21%,但是1918年1月上升到59%。联邦储备银行借钱给它们的客户用于购买政府债券,然后在其中一家储备银行再贴现贷款。1917年以后联邦储备委员会使用这种方法供应弹性货币,其目的是支持政府的军事财政,而不是减轻或防止货币恐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自内战之后美国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冲突。如果防止货币恐慌,那么就要中止金本位制,但是此时新的弹性货币允许国家继续采用金本位制。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虽然1917年战事与金本位制并存,但是弹性货币使银根松动。如果投资者希望中止金本位制或实行银根紧缩,那么他们就无法理解联邦储备系统改变金融系统运营的方式。

人们认为战争结束后,军备需求将会下降,经济也将萎缩。实际上甚至在停战之前的1918年8月经济就开始下滑了。人们认为经济仍将持续下滑,1919年3月经济已经严重萎缩。大量高能货币进入商业银行系统,使得货币稳步增长。此时美联储的措施也很重要,1919年它降低利率,使之明显低于市场利率。这就促使联邦储备银行从系统中借款并增加贷款规模。美联储的措施帮助政府应对流动债务,防止政府债券价格下滑,因为政府债券是银行系统的关键资产和担保来源。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战之后美联储弹性货币的供应量与战前基本持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