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创新,即灭亡”吗(3)

世界500强的创新魔方 作者:(美)迈克尔·劳德


例如,网络杂货商Webvan是历史上拥有最雄厚资金和最优秀员工的新兴业务企业之一,具备最先进、最伟大的技术。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来自一些一流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一些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商( VC)为其提供资金和建议。是,在白白“烧”掉了10亿美元资金后,Webvan还没有弄明白怎样才能将1加仑牛奶高效率地送到顾客门上,同时又赢利。仅仅成立两年后,Webvan就宣布破产并进行了资产清算。除Webvan外,失败的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巨大,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其中有些企业(从电子玩具网到宠物网)的破产也曾经轰动一时。这种破坏性没有殃及既有企业,却降临在依赖创新的暴发户身上。培育尚未成熟的创意对“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的大肆宣扬是创新狂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及表现症状。企业孵化器有别于典型的企业创新者,又不同于典型的新兴创新手段,也不是风险投资基金那样简单的金融投资工具。实际上,企业孵化器是新经济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混和型创新方式。它既能提供较大的母公司所具有的规模及范围优势,也可以提供刚启动公司所具备的敏捷性、灵活性以及创业精神。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创新时代独创的新型组织形式。

企业孵化器的特色就是为其孵化对象提供大量的各类服务及支持(例如办公场地、实验室、信息技术资源、内部咨询以及其他共享服务)。此外,每一个孵化企业通过上市公司的形式加入一个能够为其筹集资金并提供业务(一个刚刚启动的公司是绝不可能独立完成这些事情的)的较大的母公司,并能更快速地得到优惠融资。通过这种方式,孵化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融资意识。企业孵化器的理念就是要成为创新的催化剂,提高创新成功率,同时也要做创新的加速器。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里,帮助孵化企业把发明和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商品并投入市场。Idealab、CMGI、ICG和 U. S. Technologies都是非常著名的企业孵化器。由于企业孵化器这一概念看起来极为可行,这些组织筹集了数十亿的资金,集大公司与小企业——上市公司与刚启动公司的优势于一身,提供原始资本和后续资金。孵化企业分享服务、专业支持、专门技术,实现了强大的协同

效应。《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杂志对孵化器模式的强大吸引力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企业孵化器这一想法本身令人兴奋。试想一下,一两层楼到处都热热闹闹地散布着极富潜力的原始公司,分享着空间、服务以及在著名产业专家指导之下形成的创意计划。企业孵化器出现的时机也恰到好处:互联网企业的创业井喷遭遇办公场所的周期性短缺。难怪曾有超过 300家网络孵化器启动,其中的 2/3以每周 6家的速度在美国诞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