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经济思维(12)

经济思维:以理性融入社会 作者:董志强


在什么状态下我们可达到资源投入的最优决策?根据上述的投入理念,1元钱带来的边际收益若不少于1元钱,显然应继续投入,直到边际收益等于1元钱时为止。或者产出1元钱的边际成本若不高于1元钱,则应继续投入,直到边际成本等于1元钱时为止。但这样的描述比较特殊,更一般地,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来定义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就是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我们可以一件一件地考察这些产品,不断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下一件产品,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吗?若答案是肯定的,说明生产下一件产品是有得赚的(该产品的收益超过了其成本);若答案是否定的,说明生产下一件产品是不值得的。最优的产量应确定在何处?那就是刚好在其产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图1—1是边际分析思路示意图。

资源在多种用途上进行配置的边际分析

前述决策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针对某种单一资源用途的决策。在很多时候,决策可能更复杂一些:我们面临的不是在某种单一的用途上投入多少资源,而是要决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多种用途之中。比如,政府的预算需要考虑很多方向上的支出,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育文化等软实力建设,还包括国家防务以及公民的社会保障等等;企业的成本不仅要用于支付资本利息,也要用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政府税收等等;个人的时间不仅要用于休息,也要用于工作、娱乐、学习等等。

值得那些厌恶算计的读者庆幸的是,这些复杂的决策问题,其解决思路与前面的简单决策问题的解决思路并无本质不同。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法则仍然适用,只不过,这里的边际成本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当1元钱用于甲方向,则它就不能用于乙方向,也就是说1元钱用于甲方向的机会成本就是它用于乙方向所获得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法则意味着,最优的资源配置应当满足:1元钱用于甲方向得到的(边际)收益与它用于乙方向所得到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然后,这一最优条件可以扩展到所有用途方向上:当最后1元钱用于所有用途所产生的(边际)收益都相等的时候,资源就达到了最优配置。

上述资源在多用途方向上的最优配置思路,可以这样简单来理解:你按照1元钱1元钱不断在各方向上投入,每次都把对应的1元钱投入到所有用途中边际收益最高的那个方向上;持续按此原则投入,直到耗完所有可供支配的资源(金钱),最终你得到的结果将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一点说明:按照这种原则配置资源,包括随后图示的例子,我们得到的最优配置结果经常有可能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满足各方向的边际收益相等之条件——这是由于资源投入的分割单位造成的,比如我们计划金钱投入的时候,常常考虑的是以万元、千元为单位,或者以元为单位,这都是离散的计量单位。资源最优配置的各方向上边际收益相等法则,是以资源投入可无限细分为前提的,即投入的计量使用连续的计量单位。离散计量单位和连续计量单位造成的差异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但是让读者明白这个问题不重要本身是比较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