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版序(2)

华尔街的大马猴 作者:(美)约翰·罗尔夫


积习难改的是,华尔街凡事都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华尔街在膨胀中非但没有审慎评估贷款的风险,相反,允许一批鼻梁上架着眼镜、脑子里都是数学公式的疯狂小子把贷款进一步切割、分解成了成百上千份。银行家们认为,这种细分可以剔除部分潜在的资产风险,创造出一类较“安全”的产品,用以吸引那些保守而传统的购买者。他们自信完全控制了产品风险,因此发明了永续型发财机器。实际上,华尔街过高估计了自身的智慧。它们喝着并非甘泉的速溶饮料,还把自己的舌头牢牢地绑在了洒满饮料粉的消防栓上。投资银行巡游世界,到处兜售它们所谓的“超级安全产品”。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传统客户以及对退休金计划、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等产品的推广。它们深入澳洲腹地,打进中国市场,开发日本、西欧、拉丁美洲等地区,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当地政府,这些政府机构急于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所获的微薄收益来填平政府的预算空缺。当然,喜欢相信银行家口若悬河般游说的客户也是他们推销的重点。另外一些推销不出去的产品,投资银行就想办法通过做账的方式消化。如此一来,投资银行渐渐就变成了拥有相当资产负债率的对冲基金。华尔街则好比一辆拉着有毒核废料的大型拖车,正朝着一面砖墙疾驶。

积累到一定程度,势态的发展往往超出想象。2007年7月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的破产就是煤矿坍塌前的严重警示。这两只基金曾大量发行号称“安全”的资产依托性债券。在美国联邦储备局的强力“撮合”之下,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接下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原来他们购买了一堆废纸,他们持有的不过是些一文不值的垃圾债券。整个信贷市场好像开始被冻结了一样。银行间的正常拆借没有了,谁也不愿意借给别人钱,因为谁也不清楚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美联储意识到市场正在陷入无底的深渊,对此也表示出错愕。美国政府这时挺身而出,想要遏制住这股下滑的势头。财政部命令现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投资机构接受政府资金的直接介入,并且开始让幸存者迅速联姻,比牧师宣布婚姻的速度还快。

华尔街不仅“叮了青蛙”,而且把所有在对岸的、还有在诺亚方舟上的动物都咬了一口,然后,“颇具风度地”自噬了。

华尔街现在真的不行了。僵尸还能复活吗?也许,但我们不清楚方法。钱财当然是重要的驱动力,不可小看华尔街在投资方面的能力。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华尔街肯定是举步维艰。为了盘活整个经济,美国政府不得不像电影里的外星人那样,与华尔街一个鼻孔出气。鉴于美国财政部是华尔街最大的股东,这个死刑现在是不可能执行的了。但纳税人早就厌倦了,见鬼去吧“回报率”!华尔街的没落纯属咎由自取。

我们?我们没什么可抱怨的。市场景气的时候,作为投资银行家其实就不怎么光鲜,现在市场不好,处境就更糟了。四处游说的痛苦不说,现在全国的纳税人对银行家都是恨之入骨,杀了他们的心都有。

我们谈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应对人生坎坷旅程的信心。如此诚挚的友谊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不枉此生的幸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