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铸印局限于尴尬境地(1)

美元还能挺多久 作者:(美)卡明


美元本质上只是一种产品。

美元的持续需求会促使美国累积巨额外债和新的贸易赤字。

技术含量再高的钞票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被复制的命运,只是时间和难易程度不同。大量美元的印制发行,可缓和避险情绪,但由于其与价值规律相违背,各国需要理性考虑价值规律所定义的经济体系。

2005年夏天,一个微风习习的日子,在布鲁克林,拉里·费利克斯上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把他送到本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过去的23年里,这位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一直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财政部工作,现在回到老家,他要去见一位老邻居、老朋友。出租车停在图书馆的广场边上,费利克斯递给司机一张20美元的钞票。司机盯着这位乘客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满腹狐疑地审视那张压皱了的钞票。最近这个城区流通着许多20美元的假钞,出租车司机显然不想被假币蒙骗。他把纸币举起来对着透过车窗的正午阳光,仔细地检查了上面的水印。“最好是再看看右下角的数字20,”后座上的费利克斯突然发话了,“它会变色,转动时,它将由铜色变成绿色。”司机向费利克斯投去疑惑的一瞥,像是在说:“这家伙是谁?”但接着,他就按提示把钞票在手上转了转,慢慢地点了点头。满意后,他找给费利克斯零钱,然后迅速开走去拉下一位乘客了。

“如果每位商人都是这种态度,那么伪钞就会少得多。”2006年秋天,当我到费利克斯的办公室拜访他时,他这样告诉我。费利克斯是美国财政部铸印局(BEP)局长,管理着美国的造币厂——世上唯一被授权印制美元的机构。BEP在华盛顿和得克萨斯州沃斯堡设有工厂,但它只有一个客户:美联储。局里的印刷机24小时运转,每周5天(有时每周7天),每年会生产大约90亿美元的钞票。局里员工将这些钞票装运上装甲车,然后将它们分送到12个地区的联储银行,联储银行再把这些新钞票送到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美元就是这样最终进了你的钱包里。

或者说,更大的可能是进了外国人的钱包。据美国政府估计,在价值7 600亿的流通美元中,约有2/3是在国际上倒手或是流向了国外。美联储还估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80%的美元使用增长都是在国外。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BEP只不过是美联储的印刷机——按部就班地生产、包装和交付美元。但是,在最近的几年里,BEP的任务与其他政府机构一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私人电脑和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催生了一批新的、更为娴熟的业余造假者,他们在家里就能制造出比以前更逼真的美元假钞。

职业造假者更是继续改进他们的工具。近年来,根据情报部门的消息,朝鲜政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伪钞制造者。朝政府利用只有政府才可能得到的瑞士产尖端设备,使用了同样的凹版印刷机,甚至印钞使用的纸张都是同样的,在真正美元里可见的3/4棉、1/4麻的混合物,这种非比寻常的美元赝品被美国政府官员称做是“超级美元”。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更多关注的是平壤获得令人惧怕的核技术,而美国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局的某些官员却在终日担忧来自朝鲜的造假危险。这些专家认为,任何想通过制造对美元的威胁从而动摇美国经济的企图其本身就是战争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