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绿钞票昔日风光不再(3)

美元还能挺多久 作者:(美)卡明


英国政府比穆勒还要提早一步。随着蒸汽机使快速生产难以伪造的纸币成为可能,各央行越来越愿意持有带利息的外国货币,而不仅只限于黄金。在国际货币的这一萌芽时期,伦敦急着要做全世界的银行家。英国依赖其殖民前哨推动英镑的国际化,它在各殖民地设立了银行分行,而殖民地银行也可以在伦敦开设办事处。这样,英镑持有者从北美一直延伸到远东再到南亚。1899年,英镑成为印度的法定货币。

英国利用其帝国优势将英镑强加于他们的殖民国家;但是,从其他许多方面来看,也只有英镑才具备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资格。英国是头号贸易和债权大国,伦敦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更为关键的是,直到1871年,英镑还是唯一一种保证无条件兑换黄金的货币。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比方说法国央行,通常会拒绝其他政府以法郎兑换黄金的请求,而只给外国官员以价值更低的白银来代替,这令他们无比失望。

到20世纪早期,英镑已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在全球各个角落都可使用的货币。可奇怪的是,在自家后院里,它却并不常见。令英国人懊恼的是,在欧洲大陆,法郎和马克才是央行持有的主要币种(尽管央行不断抱怨它们在黄金兑换上的反复无常),在那里,法国和德国的影响主宰了南欧和东欧,英国只是遥远的第三者。即便是英镑最有竞争力的优势——它保证黄金的兑换,到了20世纪30年代也被证明并非坚不可摧。随着大萧条的爆发,英国经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失业率徘徊在20%,预算赤字不断膨胀,全世界对英镑的信心渐渐消退。要保卫英镑,就得提高利率吸引外国资本;但是,这样的举措无疑将会使英国陷于衰退,因为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提高,他们将无法投资新项目或进行购买。为了刺激国内垂死的经济,英国银行选择了降低利率,此时,外国政府开始质疑英镑的稳定,这可是以前少有的。法国银行和其他央行加速了他们用英镑兑换黄金的请求。由于害怕日渐减少的黄金储备被抽空,无奈之下,英国极不情愿地终止了黄金兑换。

而此时,一种新的货币开始在欧洲流通起来。这种货币来自于一个不安分的新兴国家,这个国家渐渐学会施展自己的力量,并利用自己的货币渗透到欧洲大陆;而这,大英帝国却从未做到。绿钞票开启新纪元时间翻到1900年,美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突出。在酒吧、咖啡馆,对哪个国家会迅速发展成为20世纪的下一个经济大国,欧洲人已不再争论,那些曾坚持阿根廷会超过美国的人很快意识到自己押错了马。到世纪转折时,美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是各种成品和原材料的头号出产国,有着良好的收支盈余。但是,倾其所有经济力量,美国却缺乏影响全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是每个欧洲主要国家都享有的:即货币的跨国使用。

到1899年末,英镑占到了全世界央行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近2/3,法郎和马克各占的15%,其他货币占有剩下部分。整个19世纪,英镑一直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货币,用于国际贸易,它的这一地位越来越受到来自其他欧洲货币的挑战。而美元在北美之外很少得到使用,“美国是唯一一个主要贸易大国,而其货币却没有起到国际货币的作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金融史学家J?劳伦斯?布洛兹(J Lawrence Broz)在书中这样写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