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应急抢救

污染实录-核:灾难 作者:传奇书系编委会


核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还偕夫人到现场视察。此外,为控制事态发展,有关当局与相关部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核电站对事故的发生事先估计不足,缺乏必要的应急准备,但从事故次日起就力求大规模的人员与技术支援。此外,为了解决以下问题,抢救人员昼夜24 小时轮班工作:

第一,防止氢气爆炸

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大量氢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冷却剂,即水在强辐射作用下产生解离而生成的,这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设计者估计在严重事故情况下氢气浓度不会超过2%,所以在反应堆系统内没有设置消氢装置。可是谁曾想到,这次事故发生后不到10 小时就发现堆内氢气浓度过高,这曾一度使联邦核管理委员会的官员们极度紧张不安。据估计,若安全壳内空气中的氢气浓度一旦超过4%就有可能发生大的“氢气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发生爆炸,抢险人员首先采用催化复合器以降低安全壳内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其次尽力降低一回路水中的氢含量,以迫使更多的氢从堆内空腔气包中转入冷却剂。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奋战,堆内氢气气泡终于渐渐消失。直到4 月27 日,反应堆才完全稳定下来,实现了安全停堆。

第二,控制堆芯温度

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判断能力和必要的训练,导致在操作上屡次失误,并造成堆芯逐渐失水。抢险人员努力使一台主冷却泵恢复工作,尽力使堆芯降温。此外,还制订了一套万一再发生意外情况的应急救援计划,即一旦所有冷却泵都失灵停转就启动自然循环,若自然循环也失效就采用人工启动高压注入泵注入冷却水,以此来冷却堆芯温度。

第三,撤离疏散公众

反应堆氢气爆炸的潜在危险太大,其后果又难于估计,所以美国核管会在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后立即对公众采取预防性的安全撤离措施。据估计,3 月31 日~ 4 月11 日撤离的人数高达8 万人。在核电站周围32 千米的半径内,大约撤走了约20 万居民。

如此大规模的撤离无疑引起了众人的恐慌,而且有些新闻媒介还有意夸大,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报导。在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作用下,三哩岛地区的居民都争先恐后地纷纷离开,引起世界性的轰动,给三哩岛事故蒙上了恐怖的色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