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牛仔裤(2)

有趣的制造:从口红到汽车 作者:(美)莎伦·罗斯


在20世纪50年代,牛仔裤在十几岁的青少年间变得很流行。1957年,生产商在全球共售出了1. 5亿条牛仔裤。10年后,光美国消费者就已经购买了2亿条牛仔裤。1977年,美国人共买了5亿条牛仔裤。在牛仔裤刚开始流行时,时尚界人士分析低成本是其获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牛仔裤的价钱已经翻倍,却仍供不应求。有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要,生产商会销售一些不合规格的产品,就是那些有点儿小缺陷平常不会出售的商品。

尽管对牛仔裤的需求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却因为设计师的品牌牛仔裤进入市场而有短时间的增长。世界各地受欢迎的时装设计师开始在市场上销售自己设计风格的牛仔裤,而且定价极为昂贵。生产商坚持不懈地寻找使牛仔裤的需求保持在高位的方法。他们细心分析购买趋势,设计出柔软的丁尼面料,以适合所有人--从婴儿到老人的需求。

真正的牛仔裤是由100%的棉布做成的,甚至其缝线也是棉的;也可以用聚酯混纺面料代替棉布,不过不怎么流行。最常使用的染料是人工合成的靛蓝。传统的铆钉是铜制的,但是拉链和纽扣是铁制的。设计师的标牌由布料、皮革或塑料制成,有些也会用棉线刺绣在牛仔裤上。

现在市场的流行趋势是使用环保的彩棉作为原材料。科学家萨利·福克斯在她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农场种植了很多天然的绿色和棕色的棉花,她希望有一天可以种出黄色、红色和灰色的棉花来,但不可能是蓝色的(这种颜色的染色体无法在棉花中找到)。一般来说,棉花是由漂染来上色的,但是福克斯棉花(福克斯种植的棉花的商标)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漂白和染色,因此,这种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品,而且其制成品也不会因为洗涤而褪色。

1 郾刚从地里摘下来的棉花经轧花机轧好后就成了皮棉,棉花从皮棉到被制成棉线有如下几个步骤:把收进来的棉包打开并进行检查,然后进行梳棉(见图9),在此过程中棉花从装有金属丝毛刷的机器中穿过。这些钢丝刷也叫梳棉刷,可以清理、解开打结的棉花,并把棉花纤维收集到一起,此处收集的棉花纤维被称为棉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