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没钱也可以理财(4)

10年奋斗,60年好生活 作者:一丹


首先应从“节流开源、强制储蓄”开始。节流需要从记账做起,将每个月的开支明细记录下来,分析哪些用得不合理,可以改进省钱。要做到开源,应先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才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财富来源。强制储蓄,可以有效积累财富,越早开始,就越容易提早帮自己累积到一笔资产。另外,基金的定期定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理财规划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因为这样的家庭财务危机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理财方式来避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关注理财。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理财还是比较盲目的,这包括平时收入尚可的白领一族。

误区一:糊涂生活

在发达国家,银发生活是指一些有钱的老人,尽情地环游世界,过着他们想要的生活。而在中国,有许多白领一族年轻时不懂理财,退休后却用着他们毕生赚来的养老金在股市中搏杀,结果资产大大缩水,随后也就糊里糊涂地生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白领一族的你而言,当拿着别人羡慕的收入,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或许会面临失业,上半辈子赚来的钱是否足以养老的问题?当突发事件突然来临时,糊涂的人往往会陷入困境。建议:规划人生理财是一种全面的人生规划,首先必须设定理财目标,然后请专业理财师按照你目前的资产状况、收入水平、家庭情况及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理财与生活方式。这其中包括教育规划、养老规划、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务规划、遗产规划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人生稳定的生活质量,老而无忧。

误区二:透支健康

坦白地说,现在有很多人是在今天用健康换金钱,明天用钱买健康。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白领阶层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小病拖着不看,不断透支身体,以致生大病后收入受损,引发财务困难。建议:投资健康。健康亦是一种投资,锻炼、必要的营养补充与劳逸结合构成健康投资的三要素。上例中的男主人公后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适度的休息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千万不要透支体力与生命。

误区三:保险障碍

前几年,在保险市场迅速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保险代理人。由于代理人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使得许多市民对上门推销保险者嗤之以鼻,由此也产生了两种极端的保险障碍:要么一概不买;要么照单全收。在上述案例中,或许有人会说,由于主人公缺乏保险意识才会有这样的后果。但回答是否定的,他俩都买了保险(养老保险),问题是没有买合适的保险产品(如重大疾病保险)。建议:有效保险。保险的目的归根到底是将自身的风险进行转嫁,保险的缺口通常是不能工作时所需资金与现有个人资产之间的差额。因此在购买保险时,应充分认识自己或家庭的最大风险是什么?如果您是一名教师,单位离家很近,很少出差,那么航空意外险显然是不合适的。

购买保险时,在认清风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保险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保险费一般以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5%为宜;保险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家庭收入稳定的,保障额一般可控制在年薪的6~7倍。

误区四:过度投资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房产市场非常红火,造就了不少富翁。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有些投资者开始举债投资,购买多套房子以期增值,于是出现了许多“负翁”。但日本、香港房产泡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超负荷的过度投资,往往是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建议:控制债务。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固然很好,但要有个度。一般而言,家庭债务的合理比例应控制在家庭总收入的50%之内,否则,一旦市场波动或家庭发生意外的话,其破产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误区五:单一投资

如今,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一些市民听到预期高收益率的产品,便一哄而上争相购买,却没有关注它的风险。遇到市场变化,如股市不好,则马上谈基(基金)色变。于是总有人在问,现在有什么可投资的?他们往往会将资金投向单一的投资领域,一旦发生投资风险,财务危机随之产生。建议:投资组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往蕴涵着高风险。投资安全的产品(如存款),也存在着负利率的风险。因此,在做理财规划时,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年龄、收入、家庭等情况,兼顾收益与风险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投资组合,以此获得稳定的收益。

白骨精们也大都缺乏长期的理财规划。在我国,许多人年轻时不懂如何理财,对眼前的生活却有诸多计划,买车、买房、环球旅游一个不能少,对未来的子女教育、养老等从不做打算,结果往往是上辈子赚得多,花得多。退休后用他们毕生赚来的养老金在股市中搏杀,结果资产大大缩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许多人却简单地把理财当成投机,渴望通过理财一夜暴富。白骨精们也很容易进入“人云亦云”式的理财。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明白必须为自己理财的道理。喜欢别人做什么,自己跟着做什么,别人买房子,别人买车子,别人买基金了,所以自己也要买。现在有很多人是“今天用命换钱,明天花钱买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工作压力,小病拖着不看,不断透支身体,以致生大病后收入减少,引发财务危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