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渠道管理——把握好“养鱼”和“捕鱼”的时机(3)

营销总监实战手册 作者:海阔


  

三、谨防督导成为“双面间谍”

为了加强对渠道的管理,许多企业都设置了督导,长期派驻在代理商那里,一方面可以指导代理商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可以监督代理商。但许多企业派驻的督导却大都难以派上用场,让企业空耗钱财。更加可悲的是,有的督导最后竟然被代理商贿赂成“双面间谍”,一方面为企业管理代理商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又和代理商合起伙来算计企业,谋取私利。

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一味指责督导忘恩负义,是只“喂不熟的狼”,企业也要反思自己渠道管理的策略。

1选择真正优秀的代理商派驻督导

既然督导下派后很难管理,那么营销总监要帮助公司决策层做好代理商的调查工作,只有那些实力强、信誉好,有望成为“知音型”的代理商,公司才考虑派驻督导人员进行扶植。

那么,如何鉴别代理商?

从广义上来说,“知音型”代理商在当地有较好的地政关系,以及丰富的媒体资源,可以利用较低的价格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广告资源。同时,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公司的方针政策,具有长期和公司合作的意愿,能为公司新产品的更新提出宝贵的意见。

此外,“知音型”代理商还有以下四大特点:

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做后盾

强势品牌和新概念品牌在选择代理商时很注重代理商的资金储备力,往往会将此作为评估代理资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公司之所以倾向于选择资金雄厚、财务状况良好的代理商,是因为这样的代理商能保证及时回款,还可以在财务上向生产企业提供一些帮助,如分担一些销售费用,提供部分预付款或者直接向下游分销商提供某些资金融通,从而有助于扩大产品销路。

反之,代理商财务状况不佳,则会拖欠货款。资金实力是选择区域代理商的首要条件。代理商资金充足,才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市场运作中去。

广泛的市场覆盖范围

首先,要考虑所选代理商的经营范围、所包括的地区与企业产品的预期销售地区是否一致,如果产品是应华南沿海地区的消费需求而研发的,那么就一定要在这一区域销售,不要因华中地区代理商的实力雄厚而轻易改变销售地点。

其次,要看这些代理商的老顾客和潜在顾客,是否和企业产品的人群定位相一致。

此外,代理商要有自己的专业配送队伍和强大的分销网络,在同行业代理商中,其网络的覆盖面要相对广而且销售能力要强,且有着多个知名品牌的成功运作经验。同时,在经营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手段,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找到十分合理的营销手段。

在圈内有较好的声誉

代理商的声誉不只是其对企业的回款能力,还包括其与当地政府、各种商业零售企业、媒体的关系,能拿到其他代理商所拿不到的优惠政策和待遇,同时,在产品出现问题后,能及时调动各种关系进行危机公关,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已成为品牌代理商

代理商的营销经验和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不能看他在一段时间内的销售业绩,而要看其内部的管理及营销模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已形成十分成熟、规范化的销售体系。他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代理商,而应该是一个品牌代理商。

2督导要协助营销总监两件大事

找到了“知音型”代理商后,督导要做的工作不能只是监督和指导,还要协助营销总监,把代理商维护成公司真正的“知音”。要想做到这一点,督导要在以下方面大做文章:

结成战略同盟

我国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供过于求的状况越来越明显。此时,群众消费从求量转成求质、求品牌。所以,在现阶段,企业与代理商之间应该互相扶持,创造出品牌共赢的合作局面。

所以,督导一定要想方设法,加深企业与代理商之间的感情,促进合作深度,形成战略同盟。当代理商与企业有了共同的目标后,就可以保持长远的合作关系,会有足够的耐心来培育企业的品牌,而不是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放弃巨大的深度合作机会。

增强代理商的忠诚度

现在,企业对代理商的争夺战已越来越激烈,为了打击对手,许多企业都和优秀代理商签订了排他性的合作协议。所以,企业要想和优秀代理商形成鱼水关系,督导就要从中做大量协调工作。

比如:协助代理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这项内容不只是简单的售后维修,还包含许多细致的内容。其中有投诉处理程序、售后服务政策、配送制度、订发货程序、与客户交往的礼仪等。督导应帮助代理商将这些内容制度化、规范化,并切实运用于客户服务,使客户满意,从而为企业产品赢得市场。

某品牌服装企业的督导犹如企业的“钦差大臣”,有着很高的权力,可以代替营销总监甚至总经理为代理商提供各种服务。因为工作到位,公司与代理商的关系越来越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有无数竞争对手暗中挖角,但有95%的代理商已同他们合作了十年之久。

为了保持代理商的“忠诚度”,这家企业把合作伙伴分为两个级别,一是TOP合作伙伴,这种合作伙伴不允许再经营别的品牌,只能单一经营该企业的产品;二是新加入的代理商,允许这种合作伙伴做两三个品牌。

这种稳定的合作特别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维护,经过多年努力,该企业品牌在国内稳固、健康地发展起来。

四、学会与竞争对手“分享”渠道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日益重视对渠道的管理和建设。与代理商的默契不能只靠机遇、缘分,还需要企业不懈地精心策划与打造磨合。

作为中小企业,很难控制甚至“独霸”代理商,所以,一定要学会与竞争对手“分享”渠道,与实力派代理商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积极扶持样板代理商,慢慢扩大自己在渠道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1暗中“改造”难以合作的实力派代理商

因为自身实力有限,产品竞争力也不强,很多中小企业视代理商为上帝,总是小心翼翼地去伺候,生怕被竞争对手抢走,在许多时候,连一些合理的要求都不敢提出,对一些屡屡违规的代理商也不敢处罚。

这种认识是造成企业无法对代理商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其实,消费者才是企业和代理商共同的衣食父母。代理商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只有共同开发市场、管理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开创共赢的局面。

所以,营销总监不但不能惧怕实力派代理商,还要协助企业决策层,暗暗“改造”难以合作的代理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不再惧怕竞争对手的阻挠与破坏,让代理商真正与自己同心同德,荣辱共存。

对实力派代理商“改造”的关键点有两条:

让实力派代理商一起讨论制订营销方案

要想减少企业与代理商之间的误会,使双方加深理解,沟通自然不能少。在企业制订营销方针政策时,企业不仅要站在代理商的立场考虑,还要邀请他们参与进来,一起讨论制订市场方案。

这样,在方案执行时,代理商也会心安理得,更加积极主动,责任感更强。而且,通过沟通,还可以让代理商更充分地理解厂商的方针政策,以便更全面地开展今后的销售工作。

使实力派代理商认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

当然,共同制订营销政策,只是对实力派代理商战术层面的“改造”,要想“改造”好多数代理商的“趋利近视症”,只有战术层面的改造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让实力派代理商对公司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有很高的认同。企业的营销总监要在这方面做大量有效的沟通工作。

2全力扶持好“样板”代理商

“样板”代理商就是企业要重点维持的代理商,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分享”渠道的重要手段。“样板”代理商不仅要承担企业的销售重任,还要成为企业意向代理商参观、学习的样板对象,从而带动全国市场的开发工作。此外,样板市场是块试验田,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可在这里进行调整,以使产品更适应市场。

现代模糊学上有一种叫做“蝴蝶效应”的理论: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件事物的初始状态常常具有决定意义,初始状态的微小差异,往往会导致发展过程和结果的极大差异。企业要想让“样板”代理商产生蝴蝶效应,就要慎重考虑以下方面:

选择代理商时,要看他的综合实力是否强大

目前,中国市场十分复杂,所以代理商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在选择代理商时,在考虑其营销能力的同时,更要看其综合实力,比如地政关系(当地的政商关系)、策划能力、公司以往的业绩等。千万不能选择那些经常进行杀价和窜货行为的代理商。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不要轻易选择在区域内排名第一、第二的“冠军”代理商。大代理商一般本身就比较霸气,把样板市场再交给他,会更加滋生其嚣张气焰,企业很难引导其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样本市场的营销建设。

同时,选“冠军”代理商做样板,其他代理商很容易觉得:这个代理商财力大、实力超强,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反而起不到说服效果。

所以,样板市场代理商最好选择那些实力、影响力都处于中上游水平的代理商,他们小有名气,有一定说服力,又不会让其他代理商自惭形秽、望尘莫及。

确定市场时要慎重

选择样板代理商时,不仅要考虑代理商自身的实力,还要考虑他所控制的市场。

代理商所能驾驭的市场,不但要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媒体价格要合适,而且同行业代理商在当地没有形成垄断局面。此外,做样板市场,要有市场培育的过程,企业要大致估算出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培育时间,看自己有没有资金实力和人员实力支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