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中药对世界科学的贡献(4)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作者:王明辉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四部书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它们都是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经验总结。现在,有的人将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的〈温病条辨〉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列入经典,这都是欠妥的。因这几部书都是秦汉以后的人所撰的,时代较晚。

这里扼要介绍中医四大经典的主要内容:

一、《内经》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各九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有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其学术特点是,阴阳五行学说贯串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体现其统一的、恒动的整体观思想;通过将病机、证侯与五脏六腑、七情(喜、怒、悲、忧、思、恐、惊)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联系起来分析,为后世的辨证诊断提供了理论根据。其他如望、闻、问、切“四诊”和施治之分标本缓急等学术理论,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二、《难经》

全书共有八十一章。分别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经穴及用针的补泻手法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解释和发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学术理论,为后世有关中医诊断、病理、经络和针灸等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其阐述《内经》的有关疑难问题,故名《难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