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梳子和刮胡刀

赢在销售力 作者:黑幼龙


 

在我们解开魔法棒的秘密之前,让我们先来谈一谈梳子和刮胡刀。

如果你面前站着一位客户,而你要推销的产品是一把梳子。于是你告诉他,这把梳子的发齿采用高科技研发的最新材料,可以将头发梳得很柔顺。用别的梳子要梳上十次,用你的梳子,只要梳两次就能让一头乱发服服帖帖。而且发齿一共有100只,密度很高,发齿很细,绝对不伤头发。

到目前为止,听起来你的介绍都很不错。可是,等一下,如果你面前的客户是位秃头的男士,你就算说得口沫横飞,说不定他还以为你在讽刺他,生意做不成之外,还要跟你吵一架。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难道真的没办法向秃头男士推销梳子吗?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可不可能向女士推销刮胡刀呢?

有一位推销刮胡刀的业务员,在街上拦下一个女孩子,说:“我要向你介绍这个电动刮胡刀,功能非常好。”

女孩说:“我不需要,因为我是女生,我没有胡子。”

业务员说:“女生也可以用哦,你可以用它来剃腿毛!”

女孩说:“对不起,我没有腿毛。”

业务员不放弃:“那你可以买给父亲用啊!”

“对不起,我父亲已经去世了。”

“这样啊,那就买给男朋友用吧!”

女孩大哭起来:“我男朋友今天才和我分手。”

同样一把电动刮胡刀,如果换另一位懂得引发客户兴趣的推销员,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位推销员会问:“小姐,请问在你生活周围,有没有任何人可能需要使用刮胡刀呢?”

她说:“有啊!”

推销员说:“那么,最近你有没有机会想送他们一份礼物?也许是他的生日快到了,或是送给客户做公关。”

女孩说:“嗯,我想到一个人了。”

业务员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公司生产的刮胡刀,价钱便宜,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刮起来很舒服,送给你的男性友人或客户,实用又大方。你要不要看看?”

结果业务员成功地与这位女性客户做成了生意。

相同的产品,却有不同的销售结果,关键就在于业务员有没有掌握客户的需求。“主动了解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是销售人员点石成金的魔法棒。

客户的兴趣在哪里?

《销售的五大金科玉律》一书中提到的第二条金科玉律,就是告诉顾客,你的产品会为他带来什么好处,以引发他的兴趣。

让我们先把场景拉到1755年4月,主角是美国人富兰克林。

曾经发明避雷针的富兰克林,是美国知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甚至也是个销售高手。

那时候,富兰克林奉了布雷多克将军的指令,为了要攻打迪尤肯堡(Fort Duquesne),他奉命要借到150辆四轮马车,而且每辆车要有4匹马,以便将军远征。

布雷多克将军先前曾印发广告,内容是:“我们需要四轮马车,请热心人士慷慨相助。”结果,他们只找到了25辆马车,而且大多数年久失修,不堪使用。

但是富兰克林用了不一样的做法。

在他刊登的广告中,只有一段文字,解释了布雷多克将军的需要,却用了六段文字,详细说明农夫如果把车子借出来,会获得什么样的好处。经过他这样一点拨,“在三个星期之内,不但150辆马车都已备齐,更有259匹马浩浩荡荡地朝营地奔驰而来”。

这个结果看起来很神奇,却非常合理,因为富兰克林强调了农夫可以得到的好处,因此触发了他们出借的意愿。

再谈谈另一个例子。

1912年,第一台切片面包机出现了,只要一台简单的机器,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一条面包切得整整齐齐。没想到,这项产品上市后,却失败了。

20年后,又有一家公司推出了切片面包机,这次却成功了,并不是因为它比前一代的面包机功能更好,而是广告片强调的“12种强健体格的方法”,引发了消费者的兴趣。

我发现,许多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用来用去就是那几个字,比如“很好”、“很棒”、“一流”、“第一名”。这种形容词,就像是百货公司或卖场的服务人员用例行公事的语气说“欢迎光临”一样,听到顾客的耳中,不仅没有说服力,甚至不会有任何感觉。

亲爱的读者,当你发现,不论怎么卖力介绍产品,都引发不了客户的兴趣时,试着把重点移到客户的需求上,以及你的产品能够如何满足他的需求上。

在《销售集锦》一书中,作者汉德指出,他曾经为一家公司销售“信用收款”的服务,如果他对顾客说:“我想介绍我们公司‘信用收款’的服务。”客户的反应不外是:“对不起,我没兴趣,我们公司已经有这种服务了。”

但是如果他换一种说法:“我想介绍一种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服务项目给你们,你是否有兴趣?”客户的反应可能是:“你指的是什么?”

你看,只是一种观念的转变,销售人员就至少可以为自己争取到一次介绍产品的机会。

找到客户的需求,你才能让客户认同产品的价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