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文化资源(1)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作者:张兴龙


 

张瑞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曾经讲述了当年接手青岛电冰箱总厂之后如何创新的一个故事: 

当他第一次满怀着希望来到工厂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工厂就是他要接手的企业,当然更想不到这个破烂的地方,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崛起中国企业的神话大厦。

张瑞敏接手这个工厂的时候,正值35岁,工厂员工有600多人,工厂账户上却是147万元的财政“赤字”,摆在张瑞敏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 企业是个烂摊子,发工资要靠借钱,怎么办?

如何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这真的让当时的张瑞敏伤透了脑筋。这个厂以前的解决办法是借钱。张瑞敏当然不希望过这种借钱的日子,可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然而,比借钱发工资还令张瑞敏头疼的是借不到钱!

当时的这个烂摊子属于一个集体的小企业,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街道小厂。这样的企业,向国家借,国家不会给你钱,因为国家更相信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张瑞敏又跑到银行借钱,但是,银行算得更精明,这样的烂企业,银行怎么敢借钱给你啊,如果亏本了谁来赔偿啊。

走投无路之下,张瑞敏只好到农村去借钱。当时在城郊结合部的地方,许多农村生产大队虽然并不十分富有,但是,在那个农村经济属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状态下,农村的日子比城市要好过得多,所以,许多生产大队就把钱借给了自己的“阶级兄弟”。

许多年以后,尤其是在海尔飞黄腾达之后,人们也许会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是,研究海尔现象和张瑞敏管理智慧的专家认为当时工厂的困难情况,要比张瑞敏自己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正如中国人说的“救急不救穷”,这种靠借钱来发工资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困难,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困境。想让企业发展,必须彻底改变企业目前的现状,也就是说,张瑞敏必须在这个废墟上重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企业空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张瑞敏在对道家哲学文化的长期体悟中发现了变通创新的智慧。目前企业的生产状况需要彻底改变,而这种改变不应是换汤不换药的那种改变,而是本质上的飞跃和提升。这其实是张瑞敏创新意识的基础。如果按照该厂原来的思路发展,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对接手后是否需要创新的判断,并非完全建立在张瑞敏个人的主观臆断上,因为此前接手的三个厂领导都无功而返,这成为张瑞敏判断改变该厂经营和生产的重要现实依据。

于是,在1984年的12月份,张瑞敏正式接手工厂的当月,他果断决定让该厂退出原来的洗衣机生产,工厂的牌子正式更换为“青岛电冰箱总厂”。这标志着张瑞敏接手工厂后从普通家电产品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冰箱行业彻底转变。

把原来的洗衣机厂换成电冰箱厂,这对于当时的张瑞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人们的思想非常保守甚至顽固的情况下,这个大胆的创新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甚至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当时张瑞敏心中的复杂感情可谓一言难尽。固守企业原来的发展路子,能够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和支持,但这是一条死胡同。而创新和改革,不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而且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尽管如此,现实逼得张瑞敏不得不这样变通。其实,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自己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认为这种创新会成功。当时的国内根本就没有几家像样的电冰箱企业,这对于习惯跟着他人脚步走的中国早期企业家而言,这样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谁能保证这种转型一定可以成功并获得经济收益呢?此时的巨大压力只有张瑞敏自己知道。

张瑞敏曾说:“海尔人只有创业没有守业。”这句话固然是在张瑞敏成功创造了海尔的巨大成就之后总结的,但是,这种随时随地创造新的企业发展资源的理念,则是从一开始就根深蒂固的。因为张瑞敏接手后的这个企业根本就无业可守,就算你不想创新、只求守业都没有这个机会。

这正应允了中国古人的那句话: 逼上梁山。

但是,创新和变革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创新需要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属于一个尝试性、探索性的阶段,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甚至漏洞之处,这往往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无数的企业家成功于创新和改变,但是,也有无数的企业家毁于创新。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一个企业发展的智慧固然需要创新,但是,绝不能简单地把创新理解为一种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或者做出与此前不一样的姿态和动作。这种所谓的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改变,并不具有科学的管理意义。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