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亿人的市场“水”真的很“深”(1)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作者:刘坤灵


这个沉睡已久的东方古老巨狮一觉醒来,突然惊讶于世界进入到另一个时空,充满五光十色的新鲜刺激。她也想跟着韵律跳舞,于是请来了世界各地许多一流的乐队。许多本土乐队也吆喝着争相加入,参差的乐队奏起了各式乐章,只是一时之间默契和节奏大伙儿都还摸不着边……

汉语“昌南”(China),景德镇原古名,古代昌南精美白瓷经海路大量输往欧洲,人们于是记得那“瓷器”(china)来自遥远东方的昌南,“China”遂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北京”是中国人瞻望的城市,自古以来人们望京、进京、上京,历史上北京的任何风吹草动,在地方上可都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

中国市场不变的竞争法则有此一说:“得京沪者得天下,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者,政策加持如律令;得沪者,消费流行得制高;得京沪者,两全其美。京沪风吹,举国草偃,诸事顺遂。”

“跑部公司”里都是很会“跑步”的人,公司多设在北京,“跑步”路径在中央机构各个部门之间。有他们的帮忙,往返的公文不会丢失,速度加快甚多。北京乃中国咽喉可见一斑。

而上海呢?有人研究全球金融城市,发现它们皆位于各区域之东,皆有水流经过,东京、香港、纽约、伦敦,属水和属木,上海具相同之命格,可成就金融大业。

若要成就“国际金融中心”,依以上金融城市的发展来看,代表全市需要达到十分之一的人口都为金融专业相关人才,上海正积极网罗有经验的人才到沪工作或吸引移民,金融乃国家发展之命脉,上海乃中国之金脉,掌管钱流。

只是北京“水”很“深”,上海人说的;上海的“水”也很“深”,北京人说的。其实中国到处的“水”都不浅,也都很“深”,水下暗流汹涌,水面看似波澜不惊,一不留神你便成了“波臣”。

因中国幅员辽阔,境内有许多“亚文化区”,风俗、习惯和民情各不同,想在中国发展事业,若不涉水了解那些差异,甭期待做好区块业务。

要了解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自古讲“士农工商”,士指读书人,地位最高,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学历教育位居第一。古人读完书优先从仕,当官的,不能如愿,则留家乡教书;农、工、商则排其后,因而古代商人被视同贱民,社会地位最低。

但数十年前全球资本风潮东渐,中国民风早已丕变。今天皆以“商业运作”为翘楚,人人企盼,于是“士商混合体”成历史洪潮主角,商人跃升至舞台中央,纷纷亮相,从此脱离贱民之身,亦即高等学历之士从商。君不见,众多美国常春藤名校“单、双”博士皆投身商界,惹得寻常百姓热烈仿效,一时掀起狂风巨浪。

当然,这也造就了这些年来大伙儿喜欢开中国式的“茶宴会”(Tea Party),众人齐集一堂交换名片,期望未来的合作商机。“Tea Party”原意是“茶党”。1773年,一些美国新英格兰的波士顿民众假扮印第安人,将英国东印度公司船上的数百箱茶叶抛入海中,抗议英国殖民统治的高额税政。那些反对茶税的美国人以被称为“茶党”而闻名。此行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很多人常穿梭于茶宴会之间,扩增人脉,看看能否找着撼动中国未来商业革命的事件。

这片土地上的家族办事都要照顾“大面子”,本人也在意“小面子”。所谓大面子,甚至可以大到国家民族。大体而言,中国人很爱面子,谁把面子关照得漂亮又恰当,谁就可赚大钱!

所以“大”这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如“大腕”这词儿源自英文“拿摩温”(NumberOne)之“大拿”,即“第一号”。早期上海工厂的工头,人人想当“长江一号”,人人想当商界大腕,走起路来如虎有风。

君不见市场上闻名的“大鳄”,“大鳄”的“大”正是今天社会的风气,背后的观念是在“比大”。君不见小鳄和中鳄满街跑,像相扑比赛,鳄鳄都想晋升为大鳄,投资大鳄、金融大鳄都行。做“大”是中国人的雄心,却也是一个弱点和盲点。

现今中国城市里的“蜗居”现象普遍存在,此乃都市现象,是一种无奈的心声,呈现出城市化生活的高度压力。精英分子纷纷挤破头往城市去,拼命往上爬,入官邸、进士绅,以成大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