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亿人的市场“水”真的很“深”(3)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作者:刘坤灵


今天中国拥有全球“最多人口”且是最大单一市场,发展也最为迅猛。但这最大的市场却“仍未充分竞争”,未达完全竞争的最终态势,所有的市场秩序尚未建置妥当,使这市场充满无限的遐想。各行各业皆欣欣向荣且有杰出的报酬,指向凡是你所能想得到的产业。

此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出口全力转向发展“内需市场”,市场决胜负的关键在谁掌握产品、服务、品牌、通路和营销五大核心,完备或具备超强的某项便有机会突破重围,成为举足轻重的中国大企业。

话说中国自1979年以来,过去30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逼近10%,未来则将以内需消费为发展主轴,家家有机会成为中国的500强,也期待未来荣耀晋升至世界500强。

举世瞩目未来中国的力量,中国银行市值巨大,且中国人——这世界上最节俭的民族——量入为出,储蓄率近50%,居世界之冠;美国则相反,储蓄率接近于零,甚至有几年是负的,人们借钱度日。中国人高储蓄及低杠杆,美国人全然相反,所以美国得去杠杆化,企业要降低负债,而家庭要减少消费并增加储蓄。另一方面,得催中国人从银行领钱出来多消费。

再来中国又遇到了“人均GDP超越3 000美元门槛”,日本在1973年达成,17年后股票涨幅8倍;中国台湾在1985年达成,51年后股票涨幅142倍;中国的想象空间着实令人拭目以待。

上述诸多要素碰撞,促使中国继美国、日本、英国后,成了全球第四大富裕国家,富裕阶层迅速扩张。依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京、沪、深、广四大城市的人均GDP皆已突破1万美元,都算富裕城市了。

而中国的富裕家庭每年增长16%,依麦肯锡的报告,预计从2008年总数的160万户增长到2015年的400万户,成为中国新兴消费主力。这群富裕家庭的主人年收入近4万美元,年龄较全球平均低许多,超过八成在45岁以下;同年纪的美国人不到三成,日本人则不到两成。

依“胡润百万富豪榜”公布的数字,中国富翁多为男人,平均年龄为41岁,平均拥有3辆车、44只手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的275%以上。

诸多历史发展有利因素的汇总,使得今天中国正愉快地享受“人口红利期”的好处。因此,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对中国经济颇具信心,说肯定可以再红火二三十年。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体不断提升且来到了全球第二位,引爆了全面中国淘金热,全球趋之若鹜且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卡位”,掠夺市场,深度挖掘商机。

有人创造了“中国购物狂”(Chinsumer)这词,即“中国人”(Chinese)加“消费者”

(Consumer)之组合,带些贬义,指买货品的力道中带着暴发户的心态,不过另一层含义则是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海外的强大购买能力的咋舌。

虽然经济表面仍蓬勃发展,但中国政府也正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及转型,朝更健全的方向发展。这必然是全社会大运动,而非仅为政府职责,包括研发与产业升级、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汇率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消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管控与规范、公司治理等,内容涉及广泛,需要全中国人集思广益,并全面启动推进。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大刀阔斧实有必要,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然成形,初步战略目标完成。“审核制”改“备案制”代表对地方权力的下放,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中小板及创业板、天津股权交易中心依序设立以及所谓“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开办,作为非上市企业股权交易市场;而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则集中于科技创新,被称为“新三板”。借此三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态来活跃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未来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