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亿人的市场“水”真的很“深”(5)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作者:刘坤灵


金融海啸后,全球推测欧美经济最可能出现L形衰退,因为进入长期缓慢的低位徘徊,不会是W形衰退,而中国则早已经确认是V形调整,但故事并未就此打住。

中国在金融海啸中的实质获益是“两部电梯”,经济力彼消此长,不管美国下降几层,中国电梯将会不停地往上升。

●政府经济大作战:中国人天资聪颖,总有应对之道邓小平同志的顺口溜,不论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还是“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都对中国经济的进程产生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实质引导,随历史发展每每赋予新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三驾马车”便是这些思想下的具体表现,出口、投资、消费是2000年以来拉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狂奔的驱动力。但突发而来的金融风暴打乱了长久以来的经济增长结构。

此等现象且听专家怎么看。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应“摩根富林明”邀请到中国台湾演讲,重点如下:未来中国大陆将拥有“三大世界之最”,即“制造大国”、“消费大国”与“资金大国”。但“中国出口的‘黄金15年’已逝”,因为工资成本与原物料价格高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消失、环保限制与劳动合同法等。

人们都理解“中国将世界工厂的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1999年为世界第九大出口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3年外汇存量成为世界第一,超越日本;2005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超过日本;2009年跃居世界最大出口国,赶过德国;2010年第一季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德国为75%、日本为33%、美国则是43%。

以上都已成事实。但作为世界工厂,增值性甚少,低价劳力的代价是将污染留给后代子孙,成了一大问题。

环境的剧变和金融风暴促使中国政府为减缓对经济的巨大冲击,立即实施宏观调控以应应,推动劳动合同法,将企业所得税两轨合一并降低出口退税率,由“两防”的防止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调整为“一保一控”的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

而中国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和调整,则是全面的产业升级政策,这局势非一夕可翻盘,须多重思考并制定最高层的战略规划,并且要耐心等待,非立即能立竿见影。升级的面貌是一项非常巨大且影响深远的议题,留待所有中国人一起来集思广益,见无数中国企业辛辛苦苦最后都沦为“为他人做嫁衣”的场景,实非福气。

故中国政府当务之急,第一是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二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第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第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利用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力量加持。

基本的中国国家战略主轴是沿海城市转型,内陆城市发展内需。于是国务院启动了4万亿人民币振兴方案,旨在增加内需和刺激经济成长,借以发挥逆经济周期而拉动经济成长的作用。

中国政府当然有钱,钱来自“民间税收”及“国企盈余”,举债可从民间取得资金,具集资的吸引力,发行较高利率公债,而利息则由政府税收支付。

战略转型可利用“雁行理论”协助完成,像雁鸟在飞行时所呈现的V字形,一只领头雁带小雁形成由高至低产业结构的雁行层次,一起飞往气候适宜的地区。沿海一级城市是领头雁,二级城市结队在后飞行,三、四级城市在两个尾端,带领整个中国经济飞向更温暖的春天,呈现出中国境内错落有致的城市产业发展层次。雁行理论可以完成国家战略主轴的规划。

于是你会发现,上海市“战略方向”发生了大改变,从原先的国际化金融建设转成积极的城际建设,向长三角城际进行辐射状的各项交通建设使交织成网,同时也对区域内的铁公路大幅提速,这是由外而内思维改变的具体表现。

当然,政府也在等待“黄金交叉点”,期盼外向型出口向下的衰减和内需型消费的持续攀高于两者交叉后将呈掎角之势。这一天的到来代表中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完成另一次飞跃。

但今后仍有许多严肃课题要面对,不可轻乎。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可小觑,这是“压力锅”,顺势调整结构以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今日中国的最大出口国已是欧洲,而非美国。另外则要重构13亿人口的超级内需市场,调高工资并提高工人阶级的购买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