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该为成败盛衰负责?(1)

畅销谎言 作者:陈彤


“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借口》);“岗位比生命重要”(《没有任何借口II》;“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敬业―美国员工职业精神培训》);还有一本《致加西亚的信》的书,这些被一些中国老板喜欢、推荐给各级员工,并要求员工写出读后感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书中的正面角色都是军队中的士兵或者军校的学生,他们都以不折不扣的执行长官的命令为己任,哪怕这一命令可能付出生命代价。他们是否值得尊敬?当然值得!他们是否应该被我们记住,当然应该。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把我们生活的世界改造为一个军营,我们的环境应该是更人性的,而不是恰恰相反―像每时每刻险象环生的战场,为了保住一份工作,随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说老实话,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名叫魏巍的作家早就告诉了我―那就是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手握钢枪的志愿军战士。说起来好笑,今天居然有人教育我说―和志愿军作战的另一拨士兵,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还得向他们学习。

我手里有一本《没有任何借口(最新版)》,这本书宣布前两本《没有任何借口》为伪书,前两本书为我们树立的学习榜样是“西点军校”,这不对,真正的榜样应该是“游骑兵”―这是美国最牛的兵种。“因为在游骑兵训练中,他们培养出了自己坚强的精神和体能力量。那是一种严格的、苛求的和无情的训练,可以把一名战士造就成以身作则的领袖,并永远充当先锋。这种训练贯穿于整个游骑兵的历史,至今仍在采用这些训练标准……在朝鲜战争中,游骑兵经常与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战;在越南战场上,游骑兵远距离侦查小组穿梭于灌木之中;直至今日,游骑兵仍在格林纳达、巴拿马、‘沙漠风暴’、索马里、阿富汗和‘伊拉克自由’各个行动中,勇敢地完成了目标。游骑兵仍将继续成功。”读到这里,我几乎要大笑起来―原来朝鲜战场就是他们在打呀!原来越南战争他们也去了呀!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志愿军战士;我还看过越南人民军痛击美帝国主义的连环画哩!

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习人家那种在任何时候都杜绝借口的态度。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参加过游骑兵训练的人写出自己在游骑兵学院所经受过的训练,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以此来作为对上班的员工的准则要求,那就有点过分了―因为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军营中,我们每天要去工作也不是要去打仗―狼牙山五壮士人在阵地在,决不投降,弹药拼光纵身跃下山崖,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是革命气节,但是咱们和平时期,早上和家人告别说去上班,晚上没回来说因为任务没完成客户跑了对不起老板给的薪水干脆跳楼了,能这样吗?

有一本书叫A Message to Garcia,是所有这类励志书中最具毒害性的。它在国内因为畅销被反复翻译出版,译名虽略有差异,但绕来绕去关键词左不过一个“加西亚”,有《把信送给加西亚》、《致加西亚的信》、《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给加西亚的一封信》、《给加西亚的信》、《把信交给加西亚》、《把信带给加西亚》、《送给加西亚的信》、《送信给加西亚》、《加西亚的信》、《致加西亚》、《把信送到加西亚》、《把信送给加西亚》、《送给加西亚的一封信》、《送给加西亚》等等,主人公Rowan有时被翻译为罗文,有时被翻译为罗恩,这不重要―他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美国总统交给他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他是一位英雄,书的作者号召我们向他学习。他当然值得我们学习,问题是我们该学他

什么?

我不否认Rowan的高贵品质,我承认书中的主角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英雄,在任何时候任何年代这样的人都可以被称之为英雄,但是我认为当企业老板把任何一个版本的《加西亚》送给员工的时候,尤其当一些企业老板大肆吹捧《加西亚》的时候,我认为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它隐含着对商业环境下的人的侮辱,它通过对英雄行为的无耻曲解来达到侮辱人性的目的―他希望每个员工都做一个给加西亚送信的人,这没有问题,他的问题出在―罗文替美国总统送信给古巴的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这封信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许多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企业的领导却把自己当成美国总统,把要求员工做的工作当做“送信给加西亚”,然后要求员工像罗文一样凭着忠诚,自觉自愿不讲条件不讲报酬,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完成―凭什么?你让我做的工作有那么高尚吗?关系到国家危亡人民安全吗?作为一个企业老板,你和员工不过是雇用关系,军人不执行国家任务那是逃兵,但如果我们企业员工觉得您的企业不好,我们换家好的企业不算叛变。我活着是为了幸福的生活―我可以做一个送信给加西亚的人,但是您是总统吗?你让我送信是送给加西亚将军吗?

让我们再来看一遍《加西亚》,这个故事和我小时候看过的任何一个发生在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一样激动人心―只是它被一些人歪曲了。就像一个韩资企业曾经发生过一起让员工下跪事件,当时我前去采访,地方劳动局居然无耻地说:“这有什么?!你们媒体大惊小怪,我们了解过了,人家企业老板平常对工人可好了,老板觉得员工和自己的关系就像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孩子有了过错,家长让他下跪不是很正常吗?我们中国人不是也常常跪父母吗?”我当时听这逻辑气得几乎语塞―当人无耻地置换前提的时候,你一时是难以跟他们讲理的―后来到了人家工厂,居然从老板秘书到员工都给我讲“父母和孩子”的理论。那一刻,我几乎无从辩驳。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怎么能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呢?按照中国人逻辑,孩子要孝顺父母,父母有权管教孩子,甚至给孩子一点体罚都是允许的,但是老板不是员工的父母啊!偷换概念的把戏―这种把戏从《致加西亚的信》开始,越演越烈,直到《没有任何借口》,直到公然用文字白纸黑字写着――岗位是你要用生命守住的,即使要你去死,你也要去死。你一个老板有什么资格让员工为你而死?太赤裸裸了吧?这是对现代社会全部文明的公开侮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