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节: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3)

养生的智慧 作者:樊正伦


现在也有很多被糖尿病困扰的人,其实糖尿病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种吃出来的,天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啊,鸡腿啊这些东西,导致你消化不了,吃进的东西在体内存积下来,就形成了热。第二个病因就是淤出来的,郁闷。现在我们有很多人,你看他的饮食还好,也谈不上什么这个饮食过于肥甘厚味,但是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大家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直处在这种淤滞状态的话,淤久就会化热。淤久化热了,就使得你的代谢出问题了。像我们有很多年轻人,40多岁的糖尿病病人,他不是吃出来的,他是淤出来的,就是郁闷的结果,使得气血不能正常地流动,这样时间长了,淤久就化热了。糖尿病在中医中叫消渴病,他为什么消渴,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就是因为他里面形成了一种热,这种打乱了他身体内的平衡。再有一类就是老年人由于他阴阳都衰弱了,这时候体内不平衡了,出现了我们说的阴阳俱虚的糖尿病。那么这三种糖尿病所产生的原因中,我们看到淤这个原因,就和情志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联系。癌症的发病,也跟情志有密切关系。所以呢,要想自己长寿,首先要想得开,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

心主神明,思维是心脑结合的产物

我们所产生的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脑袋,它还跟心有密切的关系。当你觉得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心不觉得堵的话,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觉得心堵得慌了,中医说你的病就重了。

我们中医讲,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中医的文化中说心之官则思,心主神明,神明就是思维活动,情绪变化。很多西方的同人也跟我说,说中国人太笨,明明思维是大脑出来的,你怎么说心出来的呢?我说其实中国人一点都不笨,中国文化中把人的这个形体和五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体,一个叫做用。说五脏为体,头、四肢等是用的部分,体的部分就是它最基础的部分,是五脏,如果你五脏安和,你的血脉就运行通畅。

体的这部分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它讲到了心,心主神明。西医经常说脑主神明啊,怎么会心主神明?其实中国的文化是不一样的,我们思想的"思"是一个什么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一个"心"字。这是我们汉字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隶化以后的字。在我们上古的时候,上面那个部分不是个"田",而是"囟"字,囟代表什么?代表头。就是人的思维是头和心结合起来的产物。我常常跟老外说,我们中国人认为,头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

所以,我们所产生的这些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脑袋,它还跟心有密切的关系。当你觉得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心不觉得堵的话,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觉得心堵得慌了,中医说你的病就重了。大家想想,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不是脑袋难受,是心难受,是心觉得堵得慌。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我们说心主神明的重要作用。

调情志养生要诀--勤动脑体不动心

凡是长寿的,真正活到90几岁甚至100岁的老人,思维都非常清楚。他天天都在读书、看报,而且经常出去活动。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往往是因为一天天傻吃闷睡,他的脑子越不用,他的记忆力就越差。

有个长寿的老中医们曾经跟我说过,告诉我一个调节情志养生的秘诀叫"勤动脑体不动心"。《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会老化。因为脑袋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这些东西,因为它是用的范畴,所以你不用它,它就会坏。所以四肢要经常的用。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因此要勤动脑体不动心。

我们去看一看,凡是长寿的,真正活到90几岁甚至100岁的老人,思维都非常清楚。他天天都在读书、看报,而且经常出去活动。因为人老腿先老,四肢如果不运用的话,时间长了,四肢就开始衰退了。我发现有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你问问他,他肯定觉得退休以后,这会儿可享福了,一天傻吃闷睡,他的脑子越不用,他的记忆力就越差。所以我认为脑和体这两部分,一定要用,但是心不能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