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政理章(2)

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作者:孙虹钢


创立于1911年的IBM公司,发展至2004年,就已经是拥有全球雇员30多万、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公司。2004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高达965亿美元。同年,《财富》杂志按照财政年度收入在上市公司中评出的“财富500强”中,IBM名列第八,是排名最高的技术公司。在2004年《财富》中文版第四届“最受赞赏的企业”的评选中,IBM列IT行业第一位。如此高尚、优秀的评价,使得IBM公司成为当之无愧的“蓝色巨人”,IBM在技术和业绩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领导人对于员工人心的争取是IBM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人才的重视,早在IBM的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时代就已经开始。在公司初期,IBM只是一家不景气、不为人知的小公司,但老托马斯·沃森却为员工制定了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共同愿望。他怀着无比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工作动力,同时他的这种对于事业的执著追求也在感染着每一位成员。在IBM,尽心竭力地工作,为事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位员工。仅靠精神激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长久工作热情。老托马斯·沃森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老托马斯·沃森提倡人性化管理,尽最大可能给予员工关怀。他为员工支付医疗费,提供低息的房屋贷款,甚至在自己工厂后面买下了一家酒店,并把它改造成一个乡村俱乐部,为员工提供免费服务。更为人性化的是,IBM还提供免费的音乐会和图书馆,开设夜校以提高员工素质。他对于员工的关怀更多地体现在薪酬和福利上。IBM员工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而且公司还有一个十分诱人的入股计划,即任何员工都可以拿出10%的薪水以85%的市价购买IBM的股票。

使IBM员工深深感动的是公司领导人对于意外事件的负责精神。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IBM日”中,老沃森组织了3万人乘火车去参加庆典活动,但不幸的是满载IBM员工的火车与另一列运货火车相撞。老沃森凌晨2点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赶往出事地点,处理事故。所有受伤的员工都被送往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受伤员工的家属还都收到了老沃森派人送去的鲜花。小沃森对待员工与老沃森是一脉相承的,1958年7月一架从纽约到曼彻斯特的客机坠毁,机上有7人遇难,其中一名是IBM员工,还有八九名IBM员工受不同程度的伤。小沃森得到消息后立刻过问此事,并亲派了一名分部经理处理此事。公司领导人的负责任的态度使IBM员工甘心献出自己的真心。

IBM的人才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管理好人才才能提高员工对工作热情,也才能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好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人才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地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的才能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企业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有发展。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内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何管理好人才,留得住人才这是目前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混乱或缺乏管理的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的管理要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一、情感管理

得顾客心者,得市场;得员工心者,得企业。照顾好你的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你的顾客。顾客照顾好了,企业也就发展了。在企业管理中,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金钱关系、劳酬关系,还被千丝万缕的情感关系所牵绊着。因此,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就不能仅实行简单的政策管理,必须对其思想、情绪、爱好、愿望等情感进行分析研究,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满足。如果能将员工的最大能动性发挥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真诚地为企业谋发展。需要明白的是,融通员工的感情、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要,是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的一个核心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