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广至理章(1)

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作者:孙虹钢


原文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听,天下之心为心,端旒①化②,居成 ③而不有,斯可谓至理也已矣。王者思于至理,其远乎哉?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贱珍④则人去贪,彻侈则人从俭,用实则人不伪,崇让,则人不争。故得人心和平,天下淳质,乐其生,保其寿,优游⑤圣德,以为自然之至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⑥

注释

①旒:古代帝王冠冕前后垂挂的玉串

②自化:(国家)自然得到治理。

③居成:拥有成绩。

④贱珍:轻视珍贵的东西。

⑤优游:悠闲自得。

⑥“不识不知”二句,虽然在不知不觉之中,但也要遵循自然法则。不识不知,不知不觉。顺,尊、遵循。则,法则。

译文

古时候的圣德明君以天下所有人的所见所闻来作为自己的闻知,利用天下所有人所想到的,作为自己所想到的;连头上的帽子的玉串也不用晃动一下,国家就得到治理。即使取得成就,也不归功于自己,如此天下就能大治了。君主帝王思考着如何治理国家的谋略,涉及得极极深广。若能如此,不用施行刑罚,以德政感化民众,天下自然而然变得清静太平;不用怀疑,天下之人自然而然变得令人信赖;不怀私心,天下百姓自然而然变得公正无欺。不再贪恋珍贵的东西,人们心中的贪念就会去掉;改掉奢侈的习惯,世人就会变得节俭起来;崇尚务实,那么人们也就反对作假伪造;推崇忍让,那么人与人之间见利就不会发生争斗。所以说,只要人心平和,天下所有的人也就趋于淳厚、质朴。人们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然也就能获得健康长寿,悠闲自得地走在既圣明又厚德的境地上,并且顺应自然才能达到这种程度。《诗经》上说:“虽然在不知不觉之中,但也要遵循自然法则。”

【现代管理启示】

心态决定一切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越高,其所激发的动力就愈大。古语有言:哀莫大于心死。这些无不指向一个道理:心态决定一切。好的心态可以将你引向光明、宽广的道路,而坏的心态只会让你的路越走越黑、越走越窄,最后迷失在黑暗中。不好的心态是遇到困难就不想想办法去解决,碰到难题就逃避;有了便宜就抢着占,取了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最后弄得工作、生活一团糟。

态度决定一切。每个人都要明白这一点:要做到平凡而充实,让平凡的工作成为自己快乐的源泉,不是通过变换工作,而是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人生有1/3的时间是用来工作的,每个人应抱着乐观积极的态良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把工作当成成就自己价值和体现自己能力的途径以及自己的乐趣所在认认真真地去做、积极地去思索,每天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如果有能力,就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工作目标和奋斗职位,甚至创业前景,这就足够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甘愿平庸,以消极怠工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懒懒散散漫无目的地工作;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认真对待,不尽最大努力地做事。那样,当你惊觉时,早已陷入了可怕的平庸泥潭。

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身上永远洋溢着自信,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要有信心,信心是你无限魅力的来源;要相信你自己,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幸福、财富依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那就是积极心态。据说,所罗门国王是古代以色列国最明智的统治者。所罗门曾说:“他的心怎样思量,他的为人就是怎样。”换言之,人们相信会有什么结果,就可能有什么结果。人不可能拥有自己并不追求的成就。积极人生的至理名言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积极的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会立刻作出反应,寻找解决办法,制订新的行动计划,并且主动寻求忠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