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月 价值观的再定义(2)

金志国管理日志 作者:张翼


——摘自2006年5月金志国在青啤“品牌与战略”讲座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金志国异常尖锐地指出:“长期以来我们以‘啤老大’自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如此理念指导之下,青啤不需要对外开放,踏实生产、苦练内功就行了,我们可以修炼成一个伟大的制造商‘佛’。但是那样明显不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型。”

金志国告诫所有员工: “我们既要保护、保持、传承那些使我们修炼成‘内圣’的功夫,同时,更要练就‘外王’的新绝招,所以青啤的文化基因增添了‘开放、创新’的因子。围绕着核心价值观的变化,青啤必须通过文化创新去支撑新的价值观体系。”

观念变了,青啤的“性格”也在变。以前满足于做国内最好的啤酒制造商,公司性格是内向型的,现在则要构建更加外向型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念。金志国说:“过去的优良品格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就不一定优质了,青啤要具备营销商的凌厉,要把自身的价值张扬出去。”

行动指南

转型,就是要在理念上与时俱进,在行动上勇敢创新。

11月8日  钞票就是“选票”

一些“长寿”的企业,在创业阶段,既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完成原始积累,也考虑长远的价值,也就是客户价值最大化。如果我们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更多的客户会拥护我们,把他们口袋里的钞票作为“选票”投给我们,我们就会“长寿”下去。

——摘自2009年10月18日金志国在青啤内部所作的“系统力”主题演讲

背景分析

知名管理咨询专家陈惠湘在其著作《联想为什么》一书中写道:“我不止一次听柳传志本人提到对一件事感到满足,那就是联想公司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凡是向中国科学院领导作过的承诺都兑现了。”

1991年,在联想公司创业的早期阶段,柳传志曾与部下大谈特谈“信与不信”的问题。追究起来,柳传志以及联想公司的价值观,可谓一以贯之、始终不渝。这是联想公司成功的根源。事实上,太多的企业,败就败在价值观的放弃与扭曲上。

综观诸如青啤、联想这样的“长寿”企业,表面上看是市场行销的成功,其实从根本上说,靠的是“客户价值最大化”这样的文化理念的强大支撑。文化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力量。

行动指南

“明天,你(消费者)是否依然爱我?”关注客户的感受,获得客户的认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才能获得更多的“选票”,这是企业之所以“长寿”的秘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