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月 企业家是如何炼成的(2)

金志国管理日志 作者:张翼


无数次并购“捆绑”起来的啤酒集团,最大的忧虑是脱缰、失控。重组、整合,是所有经历了外延式扩张的啤酒集团无法逃脱的“宿命”。如何使扩张与整合更加有效、高效,是金志国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今,管理已经成为青啤的优势。青啤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足以支持其继续进行并购行为。

目前来说,中国啤酒的集中度比较低,谁要想做第一都不太难,但要想在未来的5~10年中持续保持第一,是比较难的事情,关键要看企业的调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青啤追求的是有发展质量的增长速度,是风险可控的规模扩张。“什么时候踩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是对企业家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2002年青啤由‘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就是踩刹车。因为扩张的速度太快了,而我们那时候掌控方向盘的能力确实有限,整个组织能力也不足以支撑那样一个快速扩张的规模。”金志国认为,公司的规模固然可以在资本的催化下短时间内急速放大数倍,但是自身的能力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相应放大,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一味地往前冲,对于企业家来说,踩刹车、踩油门同样重要。

行动指南

企业竞争力很重要的体现是管控能力,如何管控?更重要的参照不是别人,而是自身的系统能力和资源。

12月11日  “做传经布道的牧师”

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尽人之智,即发挥团队的智慧。公司要加快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整合组织能力,通过IT平台和知识经营,化个体智慧为组织智慧,力求做到尽人之智。

——摘自金志国著作《一杯沧海:我与青岛啤酒》

背景分析

近几年,青啤一直坚持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方式打造职业化经理人队伍。公司所坚持的轻资产战略,其内涵是轻固定资产投资,重人力资本投入,这种投入的关键是打造锻炼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机制。有了机制保障和制度平台,才能实现人管人向制度管组织的转变。

金志国要求自己的副职做到“五不”和“五多”。副职应该做到:“不揽权,多揽事;不拆台,多补台;不越位,多尽职;不干扰,多支持;不埋怨,多谅解。”副职的天职是忠诚、维护和强力执行,副职要定好位,就是配角位置。

青啤将公司中层分为三类:动力中层、摩擦中层、阻力中层。公司高层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中层的积极性,而且要把激励、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层,使动力中层能够达到一半以上,使阻力中层慢慢转化,达到10%以下。

金志国有一个习惯,亲自给每一位中层以上的干部写生日贺卡,贺卡上会有对他工作、个性等全方位特点的赞美。曾经有一位远在外地的外派干部,正逢工作遇到很棘手的事,比较郁闷,金志国在生日贺卡中特意写了一句“坚守阵地”,鼓励他继续干下去。收到贺卡后,这位外派干部连夜给金志国写了邮件表示:“金董,您这样理解我和肯定我,我就是‘头拱地’也要把工作做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